全部藏品

探索7069個藏品
《嘆烟花》(下集)中文電影劇本
《嘆烟花》(下集)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嘆烟花》下集中文電影劇本、台語發音,鉛字油印裝訂本,共2本。 一本封面有手繪插圖,演職員表有抄寫部分人員的姓名,分場對白有多處用紅筆修正或塗改的痕跡,共30張。 一本無封面、內頁有遺缺不完整。
《嘆烟花》中文電影劇本
《嘆烟花》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台語發音,鉛字油印裝訂本。 封面、內頁含演職員表、人物表及分場對白共45張。 劇本共3本,其中2本封面有橡皮章蓋印「嘆烟花」和玉峯影業有限公司台北聯絡處的地址及電話,一本封面空白無字。 編劇、導演為林博秋。女主角張美瑤。
《嘆烟花》(下集)中文電影劇本
《嘆烟花》(下集)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鉛字油印裝訂本,共2本。 封面、內頁含演職員表、上集故事簡述、下集分場對白,共35張。 封面有橡皮章蓋印「嘆烟花(下)」和玉峯影業有限公司 編劇、導演為林博秋。女主角張美瑤。
《嘆烟花》(上下集合訂)中文電影劇本
《嘆烟花》(上下集合訂)中文電影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嘆烟花》上、下兩集的中文電影劇本,鉛字油印裝訂本。 裝訂封面手寫「嘆烟花、鏞。」(應為負責裝置、化粧的林鏞簽名所有) 上集含插圖封面(蓋印編號:4)、出場人物、分場對白。 下集含插圖封面(蓋印編號:4)、出場人物、分場對白。 及主題歌「嘆烟花」歌詞1張。
《双面情人》劇照
《双面情人》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雲卿、陽明。
何基明相關照片
何基明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基明晚年於位在日本橫濱的自宅前留影。
何錂明與廖萬文(工作照)
何錂明與廖萬文(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錂明(右)與廖萬文(中間)手持的是何基明自購的16mm Cine-Kodak Special攝影機。
Arriflex IIC攝影機和Ultra Scope鏡頭
Arriflex IIC攝影機和Ultra Scope鏡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7年,攝影師華慧英以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和Ultra Scope鏡頭拍攝聯邦公司創業作《龍門客棧》,畫面鮮明銳利。 1969年,華慧英再以Ultra Scope鏡頭拍攝《俠女》,劇中竹林追殺的鏡頭已成電影經典畫面。
陳玉帛(工作照)
陳玉帛(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陳玉帛在日本研習時,實際操作攝影機搖籃雲台。利用軸承的作用,操作輕鬆且不須費力,上下左右的轉動也很穩。 這與洪慶雲在美國外景隊來台拍攝外景使用的是同一款的雲台,洪慶雲覺得比中影持有的Michell攝影機雲台理想,便自己設計製造了一個類似的搖籃雲台,效果比Michell攝影機雲台好很多。
人工造雨(工作照)
人工造雨(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攝影棚內以水管鑽洞也可以做出下雨的效果。
洪慶雲自製升降機
洪慶雲自製升降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洪慶雲受到美國電影《日正當中》(HIGH NOON,1952)一個升降鏡頭的啟發,在取得當時中影台中製片廠廠長徐欣夫的同意後,規劃設計並委託台中的鐵工廠打造中影第一台升降機。 1964年《蚵女》攝影師華慧英即是使用這台自製升降機搭載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拍攝採蚵歸來的大場面。
華慧英與洪慶雲(工作照)
華慧英與洪慶雲(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華慧英(左2)以16mm Maurer攝影機拍攝短片,當時的軌道為木頭製造,右2為助理洪慶雲。
華慧英(個人照)
華慧英(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華慧英與35mm Mitchell BNC攝影機。
林文錦(工作照)
林文錦(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林文錦(右2)在鐵路邊等待拍攝火車經過的鏡頭。 攝影機為35mm Arriflex 35 IIC。
蔣超(工作照)
蔣超(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蔣超於中國電影製片廠時期任職期間,曾擔任攝影官,拍攝新聞片及紀錄片。 攝影機為35mm Arriflex 35 IIC。
陳喜樂(工作照)
陳喜樂(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陳喜樂擁有一部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和Angénieux十倍Zoom鏡頭。
廖慶松(工作照)
廖慶松(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廖慶松於拍攝現場等等待開拍。 攝影機是35mm Arriflex 35 IIC。
陳喜樂(工作照)
陳喜樂(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攝影師陳喜樂(左1)手持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拍攝武俠片外景。
辻真佐男(個人照)
辻真佐男(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日本映機光學公司負責人辻真佐男,也是電影器材的專家。 早期協助台灣攝影師購買或修護、改造攝影機及鏡頭等器材零件。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劉伯溫》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劉伯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劉伯溫、寶興影業社、導演:許峰鐘。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陳榮樹捐贈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背面手寫註記:攝影:陳忠信。陳榮樹,與父親陳忠義、三叔陳忠信均是台語電影界著名的攝影師。之後與林福地導演合作,成為當時國聯重要的攝影師之一。
《桃花過渡》劇照
《桃花過渡》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為女主角小艷秋。
《桃花過渡》劇照
《桃花過渡》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主角小艷秋。
《雨夜花》劇照
《雨夜花》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田清、小雪。 1956年上映,由邵羅輝執導、辛金傳(即辛奇)編劇的台語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