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23個藏品
鼓返五更
鼓返五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年的學習經驗。曲詩為《陳三五娘》中「五娘思君」情節,但梨園戲或台灣七子戲中皆不用此曲。
南管譜:百鳥歸巢
南管譜:百鳥歸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曲」屬清唱曲,均為單獨的曲子,其數量有千首以上。樂曲結構是以滾門作為基礎,形成長拍、中拍、短拍的曲調系統。品茶、聽樂,南管音樂裡歌頌自然界生命活力的「四大名譜」中之「百鳥歸巢」,以單笛獨奏的型式呈現百鳥齊唱、清音繞樑,好不熱鬧的氣氛。
南管曲調:調笑令
南管曲調:調笑令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除了坐唱式表演外,亦有戲劇表演稱為南管戲,即以演奏、演唱南管曲調為主的戲劇,南管戲又稱梨園戲、七子戲,稱清奏譜,是純供演奏的器樂曲,由多個樂章組成,每套都有一個標題,用以概括各套曲的內容,屬於一種「標題音樂」。
東港奧漁里喜慶鼓吹
東港奧漁里喜慶鼓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鼓吹樂起源於漢代的軍樂「鼓吹」,多使用在宴饗與儀仗場合,後流傳到民間成為流行的吹場音樂,可分為以嗩吶為主的「鼓吹樂」及以管子為主的「吹歌樂」,常見於民間迎神廟會及婚喪喜慶中,以大吹、嗩吶、海笛及鑼鼓為基礎。
南管譜:陽關曲
南管譜:陽關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之風格:曲首必由琵琶攆指慢起而快,簫於入拍前加奏上下鄰音後,與琵琶齊奏;全跳(一拍半共四音四同音,前三音共一拍為後聯音),簫弦在第四音拍子上,可前後加上下鄰音;過撩停拍:歌者、簫、二絃在長拍後部之修止(減拍)彈撥樂器繼續以同音或八度奏法直慣長音。
南管曲調:詞調望吾鄉
南管曲調:詞調望吾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堂上歌音樂:調寄潮陽春 曲牌:望吾鄉,此為漢代宮廷音樂“相和大曲“之演唱型態,亦是南管歌樂之傳統排場,歌詞是隋煬帝「東宮春」。
直入花園
直入花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此曲原為指套〈弟子壇前〉之第三節,曲詩為描寫冥陽嶺上花園中的景象。
嫺隨官人
嫺隨官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為《同窗記》(即《梁山伯祝英臺》)本事,張再興《南樂曲集》,作祝英臺與婢僕銀心同往杭州讀書途中對答。然聞吳昆仁先生言:其師點先(吳彥點)曾言此曲主角為山伯與其僕士久。
風打梨
風打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為指套《為人情》之第三節,此節故事出處不詳,待考。觀其內容,似乎是閩南秋天的民間生活常事,具趣味性。
書中說
書中說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為《王十朋》(即《荊釵記》)本事,為十朋母親向十朋訴說其妻錢玉蓮守節及投水之情。
荼薇架
荼薇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郭華》本事,為王月英於相國寺遇郭華醉不醒,事不諧,返家後思念郭華之辭。依情節為梨園戲〈月英悶〉齣之唱辭。
直入花園
直入花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此曲原為指套〈弟子壇前〉之第三節,曲詩為描寫冥陽嶺上花園中的景象。
小妹聽
小妹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演唱者有十餘年學習經驗。曲詩內容為陳三向益春說明身世來由。
當天下咒
當天下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曲詩內容為陳三、益春、五娘三人欲私奔泉州時所唱。
賞春天
賞春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為《朱弁》本事,朱弁妻姚氏賞春景思念朱弁之辭。
共君斷約
共君斷約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曲詩內容為陳三五娘半夜約會所唱。
恨王魁
恨王魁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為《王魁》本事,敘述桂英自盡後,陰魂上路尋王魁報仇之唱辭。
心頭悶憔憔
心頭悶憔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詩描述一女子思念情人,欲觀賞花鼓以解思愁,觀後反益增感懷。
望明月
望明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管音樂傳統詞曲 此曲由華聲社學員演唱錄音。本曲為《西廂記》本事,張君瑞於西廂會之翌日,等候崔鶯鶯到臨之情節,砌辭典雅。
子弟戲:販馬記(13之7)
子弟戲:販馬記(13之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0)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1)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2)
子弟戲:販馬記(13之1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子弟戲:販馬記(13之6)
子弟戲:販馬記(13之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北管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