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57個藏品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商人與婆羅門夫婦〉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商人與婆羅門夫婦〉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婆羅門教徒(Bramene)夫婦和印度商人。左側兩位為男性,是商人,頭包著頭巾,身著長跑,腰間纏著長腰帶,左一的商人腳著涼鞋,左二的商人右手握筆,左手拿著紙張;左邊的婆羅門教徒男女,男性頭纏頭巾,袒胸露肚,只有三角布裹著下身,腳著涼鞋;那婦女全身裹著一塊很大片的布料,只露出面容。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Balaghat地區人結婚儀式的隊伍〉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Balaghat地區人結婚儀式的隊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Balaghat地區的人結婚時迎娶的隊伍。隊伍中有各種印度傳統樂器,吹奏者有的身著長袍,有的是袒胸露肚;中間一名年輕人,頭包著頭巾,衣著長衣和裙子,身上纏著某種植物,應是新郎。新郎後面跟著的是數位婦人,下半身用布裹著,露出胸脯。也有用大塊布包裹全身的。
《東印度水路誌》之〈坐轎子的葡萄牙女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坐轎子的葡萄牙女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乘坐著轎子的葡萄牙女人,圖中乘坐轎子的婦人,打扮華麗,轎子由當地的印度人抬著,左右前後都有當地婦女簇擁而行。當地婦女頭戴頭巾,衣著長袍。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乘坐的轎子〉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乘坐的轎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一對葡萄牙女人乘坐的轎子,這是一種覆蓋密實的轎子,旁邊之留有一小口為空氣流通的作用。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葡萄牙女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葡萄牙女人,圖中有4名女人不同的服裝裝扮,此圖收錄在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Linschoten曾在葡屬印度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婆羅門教徒的火葬〉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婆羅門教徒的火葬〉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婆羅門教徒(Bramene)的火葬情景,有袒胸露乳的女祭師,旁邊有傳統樂器的演奏。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加雷拉(Galera)槳帆船〉
《東印度水路誌》之〈加雷拉(Galera)槳帆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加雷拉槳帆船,此圖收錄在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Linschoten曾在葡屬印度果阿(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臺灣總督府高雄築港出張所發行〈一萬分一高雄築港平面圖〉
臺灣總督府高雄築港出張所發行〈一萬分一高雄築港平面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彩色地圖,縮尺1萬分1,上附有〈二十五萬分一高雄灣及其附近之圖〉小圖,昭和5年3月22日指令第634號承認。為《高雄港要覽》之附圖。
伊迪斯著《莫斯科大使出使中國三年旅行記》
伊迪斯著《莫斯科大使出使中國三年旅行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為1692-1695年俄羅斯大使伊迪斯(E. Ysbrants Ides)一行人奉沙皇彼得一世之命出使大清國的紀錄。當時俄國沙皇政府在政治與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迫切希望同中國建立穩定的貿易聯繫,而為了探索前往大清的陸路通道,不斷向東派出使團、商隊。Ides在出使中國時,帶了一張Nic.
《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第六部
《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第六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為《世界舞臺之新地圖集》之第六部,此部之中國地圖集是由衛匡國(Martino Martini)神父所彙編,1655年以拉丁文刊行於阿姆斯特丹。他是第一位用科學方法測繪、印刷中國地志的歐洲人,這部地圖集應是17世紀歐洲關於中國地理的最高研究成果。
《東印度水路誌》之〈熱帶水果〉
《東印度水路誌》之〈熱帶水果〉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各種熱帶水果,例如:Iambos(蒲桃)、鳳梨(Annanas)、芒果(Mangas)、腰果(cajus)、Iaguas和Gember,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椰子樹與無花果樹等〉
《東印度水路誌》之〈椰子樹與無花果樹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各種植物,例如:無花果、可可、胡椒、椰子等,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林思索頓曾在葡屬印度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東印度水路誌》之〈竹子、榕樹和榴槤樹〉
《東印度水路誌》之〈竹子、榕樹和榴槤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各種植物,例如:竹子、榴槤、榕樹,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林思索頓曾在葡屬印度Goa停留五年時間,擔任葡萄牙駐Goa大主教Don Very Vincente da Fonseca的書記或文書人員。
彼德卡斯特連著《荷蘭人報》1658年
彼德卡斯特連著《荷蘭人報》1658年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共有九大冊,於1662年的部分有載錄關於臺灣之文章,並附有一張描繪熱蘭遮城堡的版畫,圖內有A到L說明各處的名稱。本物件首頁有「1658」之年分字樣,內頁其中一插畫為近北極圈之地圖。
約翰湯姆生攝〈打狗港〉及〈平埔番婦女和孩子〉
約翰湯姆生攝〈打狗港〉及〈平埔番婦女和孩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本物件“Der Hafen Ta-kao”(打狗港)為收錄於某本德文書籍中的一張版畫插圖。圖片上方說明篇章標題為“福爾摩沙的歷史”(12.
《東印度水路誌》之〈回教徒和印度馬拉巴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回教徒和印度馬拉巴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回教徒(Mahometani)和印度的馬拉巴人(Malabar)。左一和左二為男性,身材壯碩,頭戴小帽。左一的男子右手握著看似一大串的香蕉,身著短衣,下半身包裹著三角布。
《東印度水路誌》之〈阿拉伯人與阿比西尼亞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阿拉伯人與阿比西尼亞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阿拉伯人(Arabes)與阿比西尼亞人(Abissijnen)。左起為一對年輕的阿拉伯男女,中間站著一個小孩,看似女孩。男子的頭部纏著頭巾,衣著長袍長褲,右手拿著箭,左手握弓;女性衣著短衣長褲,披著一塊寬布,右手牽著女孩,女孩沒著任何衣物;右側是阿比西尼亞的一對年輕男女。
《東印度水路誌》之〈莫三比克的Caffres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莫三比克的Caffres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莫三比克(Mocambyque)的Caffres人。圖中左一和左三為男性,頭髮蜷曲,全身無衣著。左三的男性吹奏著一個弓箭型狀的傳統樂器;左二和右一為女性。左二的女性身著薄紗平胸短裙,左臉頰上看似有個輪子型狀的刺青圖案。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的各種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印度的各種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各種人,包括Canarim夫婦和小孩、Lascarijin士兵,和Balhadeira舞者,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東印度水路誌》之〈塔及清真寺〉
《東印度水路誌》之〈塔及清真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描繪的是印度教的塔(Pagode)及清真寺(Mesquita),此圖收錄在林思索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所著的《東印度水路誌》。
凡克烏冷繪《領航火炬》
凡克烏冷繪《領航火炬》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書名為《領航火炬》,是一本海圖集,是世界各海域、地區及重要港口等等的地圖集,共分為六冊,本物件為第六冊。作者為荷蘭製圖師凡克烏冷(J. van Keulen II,1704-1755)。
屏東街役場〈屏東案內圖〉
屏東街役場〈屏東案內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件為《屏東要覽》隨附地圖〈屏東案內圖〉,繪製範圍為屏東街(1933年屏東街升格屏東市)主要市區,功能分類屬市街圖,主要內容包含屏東的街道、街廓、主要機關、學校、商號,鐵路(包含輕便鐵路)等。無經緯線,地圖上方指北,附圖為飛行第八聯隊配置圖。
《東印度水路誌》之〈中國人〉
《東印度水路誌》之〈中國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為對中國人服裝衣著的描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