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7942個藏品
虎爺神像
虎爺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虎爺傳說的來由多為殘暴兇猛的老虎,作惡害人,造成人們的困擾,遂請土地公或城隍爺收伏之,其他神明也有收伏老虎的傳說在,而道教中老虎亦常為神明的座騎,故虎爺並不限於特定廟宇才會出現,台灣的廟宇供奉虎爺主要是請虎神保護主神,維護廟宇的安寧,並驅逐癘疫、鎮邪除煞。
八爺神像頭
八爺神像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七爺名謝必安,身材高大;八爺名范無救,身材矮小。相傳兩人相約樹下,卻遇上洪水氾濫。八爺先到,因守信而淹死,七爺到後,見此景亦上吊自殺。二人因守信守義的精神在死後被封入神界,專司緝拿惡鬼。平常豎立在城隍廟的左右兩邊,除巡視陽間外,也負責獎勵善人,給予福祿壽喜。或稱為范、謝將軍。
七爺神像頭
七爺神像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七爺名謝必安,身材高大;八爺名范無救,身材矮小。相傳兩人相約樹下,卻遇上洪水氾濫。八爺先到,因守信而淹死,七爺到後,見此景亦上吊自殺。二人因守信守義的精神在死後被封入神界,專司緝拿惡鬼。平常豎立在城隍廟的左右兩邊,除巡視陽間外,也負責獎勵善人,給予福祿壽喜。或稱為范、謝將軍。
施公祠木雕板
施公祠木雕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文物上雕有「潯海」、「施」字樣,採集自鹿港。施姓為鹿港三大姓之首,其中又可分為錢江(今福建泉州晉江市龍湖鎮前港村)施(或稱前港施)和潯海(今福建泉州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施(或稱後港施)兩派,錢江施居於鹿港街南區及碼頭區,而潯海施居於鹿港街北區,本件文物應為潯海施氏宗族廟所使用之雕板。
陳靖姑神像
陳靖姑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民間信仰的神祇之一。唐福州古田縣的陳靖姑,生於唐大曆二年(西元767)。相傳曾習得閻山道法。嫁劉杞而孕,時逢閩中大旱,靖姑脫胎求雨而卒,年僅二十四。遺言死後為神,護祐產婦,救人產難。後世祀為安產之神。
清水祖師神像
清水祖師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清水祖師又稱為昭應祖、麻章上人、蓬萊祖師、烏面祖師或落鼻祖師。宋朝人,俗名陳應(或說昭應),自幼出家,悟道後遷往麻章,一面修道,一面救助貧困,居民奉之為上人。後至福建安溪,於大旱時為民祈雨,因此居民之建廟,上人命名為清水巖,故稱為清水祖師。
濟公神像
濟公神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宋代的高僧,俗名李心遠,臺州(今浙江臨海境內)人。初於杭州靈隱寺出家,後移居淨慈寺。傳說已證得阿羅漢果,常以神通示化眾人,救人苦難,人稱他為濟公活佛。平日嗜食酒肉,不守戒律,舉止如痴似狂,故稱為濟顛。
莫府千歲
莫府千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莫府千歲為唐朝勇將莫英,原為胡人名蓋陀,後投唐與張巡結為異姓兄弟,改漢名為莫英,助張巡堅守睢陽,後莫英身受重傷,思及糧絕且無法作戰,欲捨身以供將士食用,因而切腹自殺。後與張巡同受封為千歲爺,受後人奉祀。
張府千歲
張府千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張府千歲為唐朝名將張巡,唐天寶年間,安祿山叛變,張巡起兵征討,後與許遠固守睢陽,但因糧盡援絕,睢陽城陷,張巡、許遠被俘,勸降不成,從容就義。後人景仰張巡之忠義不屈,尊之為都天元帥或保儀尊王。
神龕
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
神主牌及神龕
神主牌及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此件文物即為供奉祖先牌位的公媽龕,內供奉有吳氏、王氏牌位。
神龕
神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神龕是為了供奉神佛或祖先牌位而設計的特殊空間,供奉神佛的神龕就稱為神龕或佛龕,而供奉祖先牌位的則稱公媽龕。神龕通常如廳堂廟宇建築一般,但一般而言,神龕會採用龍柱為支柱,而公媽龕則無。神龕的外型除了像是小型建築外,亦會雕刻吉祥圖紋做為裝飾,以此件文物為例,其周邊即刻有花草及鳥紋。
龍角
龍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人工製錫角,彎曲度較牛角大,角口也較寬,角身一面浮彫有北斗七星,另一面浮彫南斗六星,中段部分並有不規則形突起環繞,吹口繫有紅布。
周府大帝神像盔帽
周府大帝神像盔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體為合金製成,帽上中間有一大顆紅色人工寶石,帽前沿亦綴飾二排紅、綠、籃大小不等之各色寶石,中間鑲玉、帽上以合金燒鑄雙龍拜搭極多條龍盤駐,間飾有許多大型橙色絨球,帽左右下方各有一合金鑄花朵,中間綴紅色人工寶石,上繫橙色流蘇長垂飾。
肩袋
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布上繡毛線圖飾,主色為紅色,正面上下有黃色線條,中間為全幅雲狀圖飾,背面上中間部分有黃色線條,其餘間繡彩色花飾及幾何圖飾,背帶為白色毛線編成,兩端及下方為以紅色為主之彩色流蘇,兩邊袋緣亦縫綴紅色絨球。
曼達盤
曼達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為西藏密宗的供器之一。曼達盤是裝滿五穀雜糧,各色石子、貝殼、碎瑪瑙、松石、珍珠等的銅盆,分成四層皆為中空環狀,以銀、銅等薄皮繯刻而成;亦有鑲嵌珠寶,或由金屬絲串珍珠聯綴而成,並編織成各色圖案,每層依次往上收斂,形成塔形,最上方是象徵財寶的尖頂。
哈達(白)
哈達(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哈達」為藏文音譯,表禮帛之意,是藏族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亦為藏傳佛教特有的禮敬類器物。
哈達(橙)
哈達(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哈達」為藏文音譯,表禮帛之意,是藏族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亦為藏傳佛教特有的禮敬類器物。
哈達(藍)
哈達(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哈達」為藏文音譯,表禮帛之意,是藏族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亦為藏傳佛教特有的禮敬類器物。
哈達(靛)
哈達(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哈達」為藏文音譯,表禮帛之意,是藏族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亦為藏傳佛教特有的禮敬類器物。
法螺
法螺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法螺又稱海螺,與骨笛、骨號、銅號和嗩吶同是藏傳佛教的法器兼樂器,其功能為召集僧侶從事佛事活動、講經說法之用。法螺的類型包含:大海螺、小海螺、右旋海螺、銅鑲法螺和鑲翅法螺等;除右旋海螺外,其他均屬吹管樂器。
臥香爐
臥香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供養類法器專為供養之用,包括香爐、燈檯、幢幡、華蓋、瓔珞、花籠以及供養器盆、盤、缽、杯、碗等等。香爐和燈檯均為供於佛像前,分別用於燒香和照明的法器。而臥香應左、右手食指和大姆指分別執持香的左右端,兩手中指、無名指、小指併合直豎,禮佛舉起齊眉放下,置臥香爐內,燃香方向應由右至左。
地獄456殿掛軸
地獄456殿掛軸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新竹通靈壇所用掛軸: 第四殿五官王-相傳掌管銅柱、劍山、寒冰等地獄。不義不信之人落此獄。 第五殿閻羅王-俗稱閻羅天子,掌管油鼎地獄,證明有罪惡的人須接受懲罰。 第六殿卞城王-司掌叫喚大地獄,牛坑地獄,石壓地獄,舂臼地獄,怨天尤人對神不敬,隨便丟棄可用之物者,發此獄。
北管提弦
北管提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提弦(絃)又可稱為椰胡、梆胡、小梆胡、秦胡、大弦、頭手弦、穀子弦(絃)或殼仔弦(絃),由音箱與琴桿組成,共鳴是以椰子殼或木材製造而成,略呈半球體,一面為密閉,另一面則覆以音響板或梧桐板。兩弦軫在琴桿外,琴弦原為絲弦,目前大多改為鋼絲,琴弓夾於兩琴弦之間,為拉絃樂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