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963個藏品
豐濱阿美族敘事歌謠
豐濱阿美族敘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女性一人獨唱。阿美族歌謠大多以群體性參與的方式來表現,獨唱的歌謠很少,這首夾唱夾敘的歌謠,有比較濃厚的敘事性內容,是一首敘述她種植作物的歌
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
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領唱,眾人答唱。領唱旋律線很長,答唱部分則是重複領唱的旋律再唱一遍。是屬於休閒、娛樂性場合的歌謠。
豐濱阿美族敘事歌謠
豐濱阿美族敘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女性一人獨唱。阿美族歌謠大多以群體性參與的方式來表現,獨唱的歌謠很少,這首夾唱夾敘的歌謠,有比較濃厚的敘事性內容。
豐濱阿美族misalokiaw歌舞
豐濱阿美族misalokiaw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領唱,眾人答唱。這類歌謠阿美族語稱為「misalokiaw」,是屬於休閒聚會、娛樂性場合的歌謠。
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
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女性參與領唱與答唱,是屬於休閒、娛樂性的歌謠。
知本卑南族年祭除喪歌
知本卑南族年祭除喪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市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所唱的歌謠,是年祭當中除喪儀式的歌謠。由青年組到每一戶的喪家去歌唱慰問,並解除服喪的禁忌,讓喪家得以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知本卑南族年祭歌舞
知本卑南族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市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所唱的歌謠,為年祭當中族人自獵場返回部落,在集會所(palakuan)之前跳舞所唱的歌謠。
達仁鄉安朔村排灣族歌謠
達仁鄉安朔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排灣族的歌謠,由男性一人獨唱。這類歌謠沒有舞蹈同時伴隨進行,旋律在一個模式原則下,歌詞則可以隨各人喜好及感觸而即興的填入,是一種抒情性、敘事性的歌謠。
達仁鄉安朔村排灣族eneja歌謠
達仁鄉安朔村排灣族eneja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排灣族的歌謠,由男性一人獨唱,這類屬於「eneja」的歌謠,類似於曲牌體的音樂,旋律在一個模式原則下,歌詞可以即興的填入。
知本卑南族讚祝歌謠
知本卑南族讚祝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市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所演唱的歌謠,這首歌是專屬於女性演唱的歌謠,多在結婚、出生、滿月等慶典場合作為歌頌、讚美與祝福使用。
知本卑南族「馬蘭情歌」旋律歌謠
知本卑南族「馬蘭情歌」旋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卑南鄉知本村(現今台東市知本里)卑南族人所唱的歌謠,這首歌的曲調原為阿美族的創作歌謠「馬蘭情歌」,這位知本部落的卑南族人將歌詞改成為卑南語來歌唱。
來義鄉古樓村排灣族歌謠
來義鄉古樓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的排灣族歌謠,男性與女性一起參與演唱,領唱之後,眾人答唱的部分有持續低音的音樂現象。
知本卑南族休閒歌謠
知本卑南族休閒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市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所唱的歌謠,這首歌是工作休閒之餘所唱的歌謠,一般是以婦女演唱較為普遍常見。
知本卑南族年祭歌謠
知本卑南族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市知本部落卑南族人所唱的歌謠,是年祭活動當中全村族人聚集在集會所,一起歌舞同慶的音樂。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所唱的歌謠,由女性領唱及答唱。這首是豐年祭當中所唱的歌謠,但應屬於中部阿美系統的豐年祭之歌。這些參與歌唱的婦女可能來自中部阿美部落,或者與中部阿美族群有婚姻的關係。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達悟族所演唱的歌謠,達悟族舊稱雅美族,達悟是「人」的意思,達悟族是不使用樂器的民族,歌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唯一方式,其歌詞較RAOD口語化,達悟族歌謠從歌唱的形式來說,以音階組織還沒有形成以前的音組織為基礎。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達悟族所演唱的歌謠,達悟族是不使用樂器的民族,歌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唯一方式,是單音朗誦唱法,音的組織從一音與上方大二度成為二聲音階(D、E)、或三度音音階(C、D、E)、四聲音階(C、D、E、F)。
東河鄉昌興村阿美族婦女多聲部歌唱
東河鄉昌興村阿美族婦女多聲部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休閒、聚會時所唱的歌謠,皆由婦女領唱及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答唱部分為重複領唱部分的旋律而成,並且是以二個聲部的歌唱來進行的。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的歌謠,皆由婦女領唱及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答唱部分為重複領唱部分的旋律而成,並且是以二個聲部的歌唱來進行的。屬於一般休閒性的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婦女領唱之多聲部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婦女領唱之多聲部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所唱的歌謠,由一位婦女領唱眾人答唱。這首是豐年祭當中所唱的歌謠,領唱者加入許多即興的歌詞,為今天的聚會作了許多感性和意義的加註。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蘭嶼鄉紅頭村達悟族歌謠(男性演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達悟族所演唱的歌謠,達悟族是不使用樂器的民族,歌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唯一方式,這次由一名男性以單音演唱的歌謠,達悟族歌謠分有祭儀歌謠與生活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領唱,眾人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領唱部分旋律的變化較多,答唱部分則採一致不變的旋律回應。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領唱,眾人答唱,為豐年祭當中所唱的歌謠。
仁愛鄉親愛村賽德克族口琴合奏
仁愛鄉親愛村賽德克族口琴合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前面三位賽德克婦女在演唱了傳統歌謠之後,又接著演奏口簧琴。從演奏的動作上可以看出,左、右兩邊的婦女所演奏的是四簧口琴,因為她們在演奏的時候,需要不斷的轉動琴台形成不同的彈奏角度以奏出不同的音高;另一位居中的婦女,因為沒有轉動琴台的現象,所以演奏的一定是單簧口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