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64個藏品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中)指導唐寶雲(左)、葛小寶(右)演出。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12月上映。
《養鴨人家》場景照
《養鴨人家》場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戲中林家、賴家的場景照。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12月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白景瑞、喻可象、導演李行、策劃胡成鼎(待確認)等人在台中清泉岡外搭景前合影。 《還我河山》於1966年6月在台中清泉崗的高地上拍攝外景。該片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李行、─、唐寶雲(飾 璇姑)。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和李嘉(右)合影。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和李嘉(右)合影。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士林廠拍攝燕廷歌舞場面合影,左1導演李行(著直條紋襯衫),左2陳國鈞(古裝白眉白鬚),最後一排左為崔福生(飾燕王),右為武家麒(飾燕太子),第三排右2為徐一工(古裝黑鬍鬚)。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仰角拍攝站在高台上的導演李行(右)和攝影賴成英(左)。 《還我河山》於1966年6月在台中清泉崗的高地上拍攝外景。該片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左)和唐寶雲(右,飾璇姑)。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行)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導演李行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第三度榮獲最佳導演獎,由王引導演頒獎。 李行上台領獎時致詞:「評審是公平的,因為得了兩次並不表示不能再得,我們需要再接再厲!」成為台灣影史上經典的一幕。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張永祥)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張永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張永祥以《汪洋中的一條船》榮獲最佳編劇,由胡金銓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坤厚)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坤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陳坤厚以《汪洋中的一條船》榮獲最佳攝影。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由正門進入直達行政大樓,左前方為活動中心、餐廳,由大道右轉,可到外景場。
1943年舞台劇《閹雞(前篇)》演出一景
1943年舞台劇《閹雞(前篇)》演出一景
林嘉義
第四幕 討錢。 《閹雞(前篇)》改編自張文環的中篇小說〈閹雞〉,發表於1942年(昭和17年)7月11日出刊的《台灣文學》第3號,之後由林博秋改編成舞台劇本。同年9月由厚生演劇研究會於台北永樂座首演。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道具間一角。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化妝室一角。
《阿三哥出馬》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工作照
林嘉義
左邊是男主角簡和引(飾 阿三哥)與師公三仔。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背對鏡頭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右2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製片廠大門,攝於1975年。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台灣教育》外景合影
《台灣教育》外景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右3)、崔小萍(右4)、攝影師祁和熙(右7)等人。 李行於1960年進入台製擔任特約編導,拍攝多部省政建設彩色紀錄片。此為拍攝《台灣教育》在日月潭巧遇崔小萍時的合影。
1943年舞台劇《地熱》角色劇照
1943年舞台劇《地熱》角色劇照
林嘉義
《地熱》,林摶秋於厚生演劇研究會時期的劇作。 1943年9月於台北永樂座公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