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83個藏品
寶島玉女張美瑤返台
寶島玉女張美瑤返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4月18日,張美瑤由香港返回台灣,在台北松山機場的貴賓室舉行記者招待會。另含張美瑤外借至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參與《生死關頭》的拍攝現場。
孿生兒童大集會
孿生兒童大集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8月,拍攝中的古裝鉅片《西施》,需要3對孿生男孩飾演片中角色后薑的孩子。消息披露後,應徵情形極為踴躍。只見家長們帶著一對對孿生兄弟前往台灣省製片廠試鏡。
中華民國影人訪泰專輯
中華民國影人訪泰專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12月29日,中華民國影人訪問泰國代表團,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班機由台北直飛泰國曼谷。該團由台灣省製片協會理事長丁伯駪領隊,團員有許火金、張英、賴國材、吳文超、林溪濱、潘子鋒、張美瑤、李梅芳、劉明、華真真、朱麗華、沈香、陳惠美、李芷麟、馬愛娜、向君、白虹等。楊樵、沙榮峰、龔弘到機場送行。
燈節影劇明星之夜
燈節影劇明星之夜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2月13日是農曆元宵節,由全國影劇協會主辦的「燈節影劇明星之夜」,晚間9點半在台北市撫順街豪華酒店舉行,港台影星百餘人參加,盛況空前。
中華民國參加(第5屆)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歸來
中華民國參加(第5屆)亞洲影展代表團載譽歸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7年(1958)4月29日,獲得第5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特別獎的張小燕,和我國參加影展的代表團長龍芳,自菲律賓載譽歸來。張小燕的母親也同機返台,他們在機場受到熱烈的歡迎,中央電影公司等穆虹等人自港返台後,舉行盛會以慶祝張小燕的獲獎,並慰勞全體代表團員。
國聲大戲院揭幕
國聲大戲院揭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7月28日下午3點半,由麗聲影業公司新建的「國聲大戲院」在台北市寧夏西路舉行開幕典禮。戲院外擺滿了花圈,入場觀眾將戲院擠得水洩不通。開幕典禮由立法院院長黃國書主持,寶島玉女張美瑤前來剪綵。典禮之後,戲院放映由美國環球公司所出品的間諜片 《美國國家安全局》(Blindfold)。
省市立中學暨大專學校入學聯考
省市立中學暨大專學校入學聯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6年7月18日,台北市省立及市立中學舉行招生考試。考場中,監考老師核對準考證、身分證。大專聯考共分4區舉行,考生專心應試,全場寂靜無聲,台灣省教育廳長劉真赴考場視察。
台灣電視公司開播
台灣電視公司開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10月10日,台灣電視公司開播典禮在該公司第一攝影場舉行,由總統夫人宋美齡剪綵並為開播儀式按鈕,台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等政府首長及影星游娟等人陪同,中華民國正式進入電視時代。
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大會成立典禮
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大會成立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35年5月1日,台灣省參議會第1屆大會,在台灣省參議會舉行成立典禮,黃朝琴、李萬居分別當選正、副議長。黃朝琴議長並在大會中發表演說。大會之後,全體參議員合影留念。 ※此版本為由文化部「2016年台灣經典電影數位修復及加值計畫」補助的數位修復版。
中華日報社慶
中華日報社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2月20日為《中華日報》創刊19週年,報社特舉辦社慶活動。社慶當天貴賓們紛紛在迎賓處簽名留念。當日該社也一同發表影星張美瑤新書《電影與我》,並由張美瑤本人親自出席為新書簽名,報社門口影迷們大排長龍,爭相一睹偶像風采。
國父紀念館奠基
國父紀念館奠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11月12日,總統蔣中正蒞臨台北市光復路主持國父紀念館的奠基典禮,參加典禮的政府官員和外國使節有五百多人。在軍樂聲中,蔣總統將一塊白色磚塊砌入國父紀念館奠基紀念碑中。國父紀念館佔地2萬5千坪,建築圖樣由12位著名工程師共同設計。
滿面春風
滿面春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曲根據鄧雨賢先生所作之曲調,並配合中型樂團的編制,透過和聲、對位、配器、變奏等手法,傳達了原詞所描述男女相邀出遊之春風得意、欣喜滿面的情景。
臺灣四季-夏
臺灣四季-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改編自早川正昭的作品,作者運用維瓦第最有名之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寫作手法,以台灣民謠為素材,深刻地描繪出台灣的春、夏、秋、冬;此段演出台灣四季的夏,其中包含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牛犛歌。
嬉戲
嬉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樂曲描寫西南邊疆民族歡愉同樂的場景。
賽馬
賽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賽馬,是內蒙古人的一種節慶方式。對於個性豪邁的蒙古人來說,賽馬的精神象徵著一種英雄式的活動。對於第一名的人,更代表著極崇高的榮譽和地位。從樂曲的前五小節開始,便能感受出那份?緊張又刺漱的熱鬧景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