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066個藏品
東海道五十三次
東海道五十三次
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描繪了「東海道」(連接江戶日本橋與京都三條大橋的日本古代道路名)沿途五十三處驛站風景的浮世繪系列畫作。
地獄草紙
地獄草紙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畫中描繪了倒在地上、鮮血橫流的人和因被烈焰焚燒而痛苦到面孔扭曲的人等,悲慘無比的畫面令人目不忍睹。佛教認為,人死後會根據其生前的行為而轉世投胎到六界之一。而六界中最為痛苦的就是地獄。這件作品描繪的就是講述佛教教義的經典之一《正法念處經》中所宣揚的地獄情景。
華嚴五十五所繪卷(普賢菩薩)
華嚴五十五所繪卷(普賢菩薩)
東京國立博物館
採用「異時同圖」的構圖方式描繪了善財童子與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相遇的場面。
行草書十詩五劄卷
行草書十詩五劄卷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件作品是將中國元代的代表性書法家鮮于樞的詩文與五封信件合裱為一卷的長卷。
王昭君
王昭君
東京國立博物館
玄奘三藏像
玄奘三藏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
畫中僧人背負滿載經卷的行笈,前懸燈盞,赤足芒鞋正在行路。表現的正是玄奘大師日夜兼程、不辭千辛萬險遠涉印度取經的行旅形象。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一人:浪裡白跳張順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一人:浪裡白跳張順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一人》系列版畫是歌川國芳的成名作。登場豪傑氣魄十足的動作及藍色刺青等等,可謂國芳作品的真髓。
華嚴五十五所繪卷(文殊菩薩)
華嚴五十五所繪卷(文殊菩薩)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繪卷描繪了主人公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的勸誡下求取佛法的故事。
醫心方
醫心方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醫心方》是日本丹波康賴所編成的醫學著作,成書於 982 年,是日本現存最早的醫書。全書共三十卷,其內容以《諸病源候論》為底本,參酌《素問》、《千金方》等百余本隋唐的方書,論述療法、針灸、方劑、食餌、房中術等。此半井氏家本為平安時代抄本,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碣石調幽蘭
碣石調幽蘭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唐人手寫卷子譜《碣石調·幽蘭》(第五)據傳自南朝梁代隱士丘明,是現存最早的琴曲譜。此曲共分四段,通過描繪蘭花之品格表達了雖不被重用,但並不頹喪的感情。此譜保持了早期文字譜的記寫方式,共二百二十四行(每行二十至二十四字不等),四千九百五十四字。此卷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