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42個藏品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第30屆金馬獎群星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坐者左起:郎雄、楊甦、李行、李翰祥、申江、白景瑞、劉芳剛。 站者左起:導演協會律師許文彬、丁善璽、-、黃玉珊、周騰、邱銘誠、宋存壽、-、金國釗、林清介、李祐寧、林福地、張曾澤。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聯邦影業六十週年回顧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前排坐者左起:林鴻鐘、賴成英、林贊庭、郭南宏、李行、方芳(蹲在李行前方)、黃仁、華慧英。 後排站者左起:張昌彥、高肖梅、吳鴻田、白鷹、賀用正、石雋、江彬、李天礢、陳世偉、苗蔚蘭(苗天的女兒)、趙瑛瑛、萬重山、林文淇。
聯邦影片宣材檔案及相本
聯邦影片宣材檔案及相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專用的特製宣材檔案夾及相本。 依照片名將相關的宣傳小冊、剪報,以及各類照片包含工作照、定裝照及宣傳照等歸納整理成冊。可見聯邦影業對資料保存的重視。 相本中的照片皆已拆除,清潔、整飭後另以無酸相本整理成冊。
1959年國語片賣座紀錄圖
1959年國語片賣座紀錄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及沙榮峰所捐贈的文物中收藏有一張手繪印製的1959年台北市國語片首映賣座紀錄圖。 詳細記載包含電懋、中影、邵氏、新華、獨立製片拍攝影片之總收入(元)及票數(人次),及備考影星來台記錄,如白光隨《接財神》登台宣傳等。
聯邦影片資料匣
聯邦影片資料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與國際影片有限公司專用的特製影片資料匣。
聯邦影業辦公室
聯邦影業辦公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公司當時位於台北市開封街辦公室的外觀。
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
民國54年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10月30日上午10點,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第3屆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 沙榮峰(台上左1)與電懋代表團接受大會介紹與貴賓見面。 右起:黃也白、張揚、劉小慧、錢蓉蓉、江虹。
《七仙女》工作照
《七仙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側為女主角江青飾演七妹,容蓉(即錢蓉蓉)飾演董永。 國聯創業作《七仙女》由李翰祥導演編劇,江青主演,1963年12月19日在台北上映。
國聯《七仙女》劇照
國聯《七仙女》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聯影業公司創業作為江青(左)和鈕方雨(右)主演的《七仙女》。 當時李翰祥從香港帶來工作人員,沒有攝製器材和設費,在台灣電影製片廠廠長龍芳的支持下,使用台北植物園內台製廠的攝影棚拍攝《七仙女》。該片的佈景與攝製技術精良,為日後的台灣古裝電影帶來良好的示範。
《新娘與我》工作照
《新娘與我》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白景瑞(右)執導《新娘與我》的拍攝現場。 該片於5月30日在台北豪華酒店開拍。 攝影師林贊庭(左)使用Arriflex IIB攝影機搭配Canon相機55-135mm的變焦鏡頭拍攝。
《西施》工作照
《西施》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台製廠)與國聯影業公司合拍的《西施》,於1964年7月22日開拍,由於導演李翰祥求好心切,拍攝期長達一年三個月,直到1965年9月完成。且因篇幅太長,剪接成上集《吳越春秋》和下集《句踐復國》分別上映。
《薇薇的週記》工作照
《薇薇的週記》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3年1月23日,宗由、劉藝執導《薇薇的週記》在北投拍攝外影。 攝影助理林鴻鐘(左)將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架在汽車後車廂。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有著「中影」字樣。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今天不回家》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大眾公司出品的《今天不回家》租借台北市波麗路咖啡廳拍攝。 導演白景瑞(左2)正在指示演員演出,35mm ARRI 攝影機右方的是攝影師林贊庭。 前排坐者左起為演員甄珍、雷鳴、李芷麟。
《颱風》工作照
《颱風》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9年中影在台中廠遷燒毀後,買下士林外雙溪農林公司的廢皮革廠,建立現代化的電影製片廠。 1962年2月13日開拍、由潘壘執導的《颱風》,是第一部在新成立的士林廠開拍的作品。 該片以附隔音罩的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同步錄音拍攝。
凌波隨片登台(1963)
凌波隨片登台(1963)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3年,凌波參加香港邵氏公司代表團來台參加金馬獎相關活動。 10月30日至遠東戲院為新片《花木蘭》隨片登台,並接受錦旗一面。右為鄒文懷。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建議,與影劇協會聯署提案,經金馬執委會多數無異議通過,由李行榮獲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新生大廈落成
新生大廈落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位於台北市衡陽街口的新生大廈於民國44年3月開始動工。民國45年12月31日,新生大戲院落成,開幕典禮邀請台北市長高玉樹主持揭幕,並請三位女影星吳驚鴻、黃曼、夷光進行剪綵。戲院設備按照國際標準,有1,600個座位。
第一屆十大影星選拔
第一屆十大影星選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12月7日,徵信新聞報主辦的中國十大影星選舉頒奬典禮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由徵信新聞報社長溫廣彝主持典禮。全國影劇協會會長龔弘在大會中致詞,徵信新聞報發行人余紀忠主持頒奬。凌波、樂蒂、尤敏、李麗華、關山、王引由邵氏新星李菁、文琳、國聯新星汪玲、鈕方雨代表領奬。寶島玉女張美瑤榮獲第3名。
樂聲戲院開幕
樂聲戲院開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8月2日,樂聲戲院於台北市西門町(今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85號)正式開幕,國聯公司女星江青、汪玲、紐方雨、甄珍、李登惠進行剪綵儀式,台北市市長高玉樹主持揭幕。樂聲戲院有1,680個座位,為目前本省最大的戲院,開幕當天放映米高梅出品的《西部開拓史》。
新生戲院大火
新生戲院大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1月19日,下午1點50分,台北市西門鬧區發生一起火災慘案。新生戲院、萬國舞廳和渝園餐廳全被燒光。火災後約有數萬人圍觀。台北市的消防車全部出動,全力救災滅火。
張美瑤東京歸來
張美瑤東京歸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9月23日,寶島玉女張美瑤由日本東京返國,大批記者在機場貴賓室作訪問。張美瑤表示他為日本東寶公司拍攝《香港白薔薇》(香港の白い薔薇)、《戰場上的歌》(戦場にながれる歌)和《曼谷之夜(バンコックの夜)三部片。
國聲大戲院揭幕
國聲大戲院揭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5年7月28日下午3點半,由麗聲影業公司新建的「國聲大戲院」在台北市寧夏西路舉行開幕典禮。戲院外擺滿了花圈,入場觀眾將戲院擠得水洩不通。開幕典禮由立法院院長黃國書主持,寶島玉女張美瑤前來剪綵。典禮之後,戲院放映由美國環球公司所出品的間諜片 《美國國家安全局》(Blindfold)。
中華日報社慶
中華日報社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2月20日為《中華日報》創刊19週年,報社特舉辦社慶活動。社慶當天貴賓們紛紛在迎賓處簽名留念。當日該社也一同發表影星張美瑤新書《電影與我》,並由張美瑤本人親自出席為新書簽名,報社門口影迷們大排長龍,爭相一睹偶像風采。
萬國戲院[台北市萬華區]
萬國戲院[台北市萬華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現建築體拆除改建為新萬國廣場商業大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