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47個藏品
童謠︰逗小孩快長大
童謠︰逗小孩快長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演唱的傳統歌謠,歌詞是由一位長者一面逗小孩一面希望他快長大的歌。
祭劍
祭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祭劍
祭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訪友(一)
訪友(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訪友(二)
訪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訪友(四)
訪友(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訪友(三)
訪友(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燒瑤(一)
燒瑤(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燒瑤(二)
燒瑤(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歸唸數動物名之歌
獵歸唸數動物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準備歌(聖貝祭祭前歌之二)
準備歌(聖貝祭祭前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美隴社傳統詞曲 這首美隴社的祭前歌分為三段:第一段在叮嚀所有族人,要慎重準備祭典所需,不可因分心而破壞祭典。第二段則是眾人圍圓圈跳舞,為頭目加強力量,驅逐場外的惡靈。第三段則為正式祭歌,獻豬給貝神,並因為沒有用釀酒的草洗貝神而致歉,並承諾明年還會再繼續祭拜,希望貝神明年能再來。
活該,貝殼被我們偷了
活該,貝殼被我們偷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根據拉阿魯哇族的傳說,聖貝是美攏社的祖先自矮人處分得,後來排剪社和雁爾社羨慕美攏社有聖貝和盛大的祭祀,因此趁美攏社人不備之際各盜取若干聖貝回去。此歌即是偷聖貝之歌,並傳達希望以歌唱讚美的方式,使偷來的貝神也能保護他們。
男女對唱情歌
男女對唱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數人數之歌
數人數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祭典中頭目用一種叫ta-lon的茅草算人數,邊唱邊數,每數一個人就折斷一次,此歌數到十為止。這種以人類最基本、最簡單的方式來數數的原則,我們也常見於台灣及其他南島語族的原住民中。
祖靈嘗新祭祭歌
祖靈嘗新祭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桃源四社傳統詞曲
男短裙(玩笑歌)
男短裙(玩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男女生互開玩笑之歌,跳舞時女生取笑男生的圍裙褲tapisimu不平整,讓人看到屁股和大腿了,男生則取笑女生的裙子雖然長過膝,但前後兩片,側邊開開,也一樣被看到了。
常記在心(男女合唱情歌)
常記在心(男女合唱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用於聚會場合的歌,通常在酒酣耳熱之時,或散會之前,一起合唱,表達彼此濃厚的相惜之情。
大水氾濫後分居
大水氾濫後分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摔角
摔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傳統詞曲 摔角是一首節奏上比較工整性,而以八小節構成的四拍子歌謠,這在邵族的非儀式歌謠當中,是較少出現的歌謠形態。從音樂的結構上來看,倒像是一首邵族的童謠。
新居落成
新居落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欣賞花、蝴蝶、鳥之歌
欣賞花、蝴蝶、鳥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巴宰族傳統詞曲
捕蛇
捕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邵族傳統詞曲 捕蛇應是一首邵族童謠,但其曲調結構依如前一首一樣,其來源與布農族童謠之語法完全一樣,一點都無邵族非祭儀歌謠四度上下行的基礎語法,不過這或許又是邵族童謠的風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