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513個藏品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進行了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來研究siraw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進行了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來研究siraw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研究siraw,進行了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總共用掉6,700片微生物檢驗測試片。
助理人員協助進行siraw檢測
助理人員協助進行siraw檢測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山胡椒
山胡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山胡椒加工課程
山胡椒加工課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對於部落中有著如此高品質的作物,族人相當重視,也展現極高興趣。(圖為族人上課學習山胡椒的加工課程)。
山胡椒採收後進行人工脫粒
山胡椒採收後進行人工脫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採收時節,可見家家戶戶忙著進行人工脫粒。
黑米祭重要黑小米束
黑米祭重要黑小米束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黑米祭重要黑小米束,並可作為定情之物。
黑小米復育情形
黑小米復育情形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油芒紅藜小米球飯糰
油芒紅藜小米球飯糰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黑稻米復育情形
黑稻米復育情形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烘焙茶
臺灣油芒烘焙茶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爆米花
臺灣油芒爆米花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麻糬
臺灣油芒麻糬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饅頭
臺灣油芒饅頭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
臺灣油芒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媽祖繞境
媽祖繞境
余承勳
卑南遺址
卑南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此遺址早在1896年便由鳥居龍藏調查發現,鹿野忠雄於1930年也發表過相關文章。1980年因鐵路工程發現地下之大量史前文物,展開為期9年之搶救發掘。
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八仙洞考古遺址水母丁溪南岸的集塊岩隆起海崖上,這是目前臺灣唯一最明確和有具體研究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最早在民國57年(1968年)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首先發現了洞穴中存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及其下面年代更為古老的紅色土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