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511個藏品
砌石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山上農耕地以前會用木頭、石頭及樹根來做堆置,堆成一排一排或一段一段類似田埂,主要作用是水土保持,防止土石下滑,也用來區隔耕地各作物之範圍,後期政府宣導改以「山平溝」作為替代。
達魯瑪克部落祭儀小米
達魯瑪克部落祭儀小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加拿部落採訪
加拿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加拿社區發展協會馬樂可理事長(Ciang-lauvi)及部落6位耆老
電光部落採訪
電光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張萬生頭目(Malulang Tahuk)及寶媽食堂負責人 潘寶瑩女士
桃源部落採訪
桃源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胡榮茂(DaHu) 內本鹿工作室負責人
都姆恩把藤剖開
都姆恩把藤剖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張萬生頭目於本場講授酒麴及甜酒釀製作
桃源部落採小米體驗
桃源部落採小米體驗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民俗植物-蜘蛛報蛋捆綁一把小米
加拿部落小米日曬處理
加拿部落小米日曬處理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採收後小米鋪在地上日曬處理情景
黃藤的藤條
黃藤的藤條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糯米飯糰
糯米飯糰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阿美族人將蒸熟的糯米飯稱為【hakhak】,用清水把糯米洗淨然後浸泡一夜,放進蒸籠蒸熟後,再用手把米飯捏成糰狀,通常族人都會搭配醃肉或醃辣椒一起吃,到了現代遇有婚喪喜慶宴會或祭儀活動時,則多以糯米飯為主食。
混作/間作
混作/間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傳統部落耕地混作是分區塊種植,一塊地種很多作物,有玉米跟地瓜、花生或者樹豆,也或者旁邊種南瓜,看主要作物是什麼面積就多一點,耕地旁邊就種其他比較少的,管理優點是方便整理。現在則是比較偏向單一作物,因種植面積大收成產量就會多,拿去販售收入就會高,譬如小米;相對混作產量少,收入會變比較低。
採集林投葉
採集林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以前在海邊會長許多的林投,族人便趁著到海邊捕撈之際,順便採點林投葉回去加菜。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豐收的捕魚祭
豐收的捕魚祭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族人的佳餚
族人的佳餚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許多生長於溪流間的野菜,都是族人眼中的佳餚。
響風箏
響風箏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響風箏是撒奇萊雅族用來傳遞訊息的重要工具,風箏上具有藤製的弦,飛翔之際會發出聲響,藉以嚇阻敵人。
處理蘆葦心
處理蘆葦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黃土水 ⟨結髮⟩
黃土水 ⟨結髮⟩
翠薰堂
黃土水﹙1895-1930﹚作於1929年,是以妻子廖秋桂為模特兒的裸體石膏塑像,曾於1931年遺作展展出。1989年石膏塑像翻銅時毀損,銅像現由東門美術館典藏。
黃土水 ⟨結髮⟩
黃土水 ⟨結髮⟩
翠薰堂
黃土水﹙1895-1930﹚作於1929年,是以妻子廖秋桂為模特兒的裸體石膏塑像,曾於1931年遺作展展出。1989年石膏塑像翻銅時毀損,銅像現由東門美術館典藏。
八田與一銅像
八田與一銅像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照片來源:烏山頭水利系統登錄世界遺產推動聯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