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66個藏品
山領榴酒麴植物
山領榴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山領榴酒麴植物由左至右: 小黃菊(falingkod)、山荖葉(fila´)、雞母珠(koratom)、大葉田香草(fanglay)、毛柿(kafohongay)
山領榴部落採訪
山領榴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山領榴社區發展協會馬耀.達路理事長(mayaw talu)及部落4位耆老
濃稠的玉米濃湯既營養又飽足
濃稠的玉米濃湯既營養又飽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加拿部落採訪
加拿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加拿社區發展協會馬樂可理事長(Ciang-lauvi)及部落6位耆老
電光部落採訪
電光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張萬生頭目(Malulang Tahuk)及寶媽食堂負責人 潘寶瑩女士
桃源部落採訪
桃源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胡榮茂(DaHu) 內本鹿工作室負責人
都姆恩把藤剖開
都姆恩把藤剖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張萬生頭目於本場講授酒麴及甜酒釀製作
桃源部落採小米體驗
桃源部落採小米體驗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民俗植物-蜘蛛報蛋捆綁一把小米
加拿部落小米日曬處理
加拿部落小米日曬處理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採收後小米鋪在地上日曬處理情景
黃藤的藤條
黃藤的藤條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採集林投葉
採集林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以前在海邊會長許多的林投,族人便趁著到海邊捕撈之際,順便採點林投葉回去加菜。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豐收的捕魚祭
豐收的捕魚祭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族人的佳餚
族人的佳餚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許多生長於溪流間的野菜,都是族人眼中的佳餚。
響風箏
響風箏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響風箏是撒奇萊雅族用來傳遞訊息的重要工具,風箏上具有藤製的弦,飛翔之際會發出聲響,藉以嚇阻敵人。
處理蘆葦心
處理蘆葦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棟(左2)、魏木金(右3)、洪慶雲(右2)、廖繼燿(右1)與工作人員在大都影業招牌下合影。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1995年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建議,與影劇協會聯署提案,經金馬執委會多數無異議通過,由李行榮獲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臺灣股票博物館小學堂
臺灣股票博物館小學堂
臺灣股票博物館
臺灣股票博物館實體展館於2022年部分更新合廳小學堂,提供參觀者於參觀結束時,新的視覺與互動問答體驗,達到推廣金融知識教育目的,場景描述如下: (一) 大螢幕呈現。 (二) 中英文雙語呈現。 (三) 小學堂內容利用影音或科技技術等活潑、吸晴方式,而非傳統多以文字方式呈現。
Kingtol金多兒筍炒魚乾三層肉
Kingtol金多兒筍炒魚乾三層肉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