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625個藏品
長方板單面雕二枚扇形糕印底板
長方板單面雕二枚扇形糕印底板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方板單面陽雕二枚扇形糕印底板,扇形中央刻「龍泉」二字雕花圖形。
兩塊木組合蓮花糖塔模子組
兩塊木組合蓮花糖塔模子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蓮花糖塔模子組,由兩塊長方形木塊組合而成。木模內雕刻一朵蓮花連座,主要製作祭祀用蓮花糖塔。蓮花為佛教的圖騰,佛教中常以蓮花象徵「清淨無染」。而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也有「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句子。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以黑棉布為底,帽緣底邊以紫色與淺綠色織帶雙緄邊,帽前正中央飾以紅色棉線捆黑色布條製成的方形凸起布塊,兩旁接紅色流蘇,其下為倒置的寶相花紋。左右護耳八角形內繡有花卉與小鳥紋樣,上方以紅線繡上「卍」字,帽頂鏤空,並以針線略微收攏。內裡可見繡花襯布及線頭痕跡。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以黑棉布為底,帽子下緣以粉紅花卉織帶緄邊,帽前縫有黃色方形布片,以彩色繡線繡寶相花紋。左右兩側飾以紅色棉線纏繞黑布製成的結帶與粉紅色短流蘇,帽頂以針線縫製收攏,留有一小孔。帽緣左右兩側各有一圈環,繫有毛線,可於穿戴時固定。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繡寶相花紋碗帽,以黑棉布裁製成碗帽形式,帽頂加上狀元帽的屋脊形式頂蓋前片,並繡有蓮花圖紋。帽前中央繡片為鴟鴞帽的鳥頭形狀,以彩線繡有寶相花、禽鳥、小鹿等紋樣。帽背中央縫有紅色八芒星形狀之布塊,繡有「大」字。帽子內裡為黑、綠色條紋織布,可見繡花線頭。
紅藍雙色鑲火焰帽花風帽
紅藍雙色鑲火焰帽花風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紅藍雙色鑲火焰帽花風帽,以紅棉布為底,帽下緣鑲藍色布邊,兩者相接處綴有白、綠雙色麻花條狀紋飾,帽前綴有火焰狀金色帽花,左方以紅線繡有「卍」字紋。內裡為紅白灰條紋布。帽後鑲有兩條藍色飄帶左右交叉相結,尾端綴有鈴鐺。
〈六千分一臺南市地圖〉內圖
〈六千分一臺南市地圖〉內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南市地圖〉,比例尺六千分之一,編輯兼印刷發行者橋本壽一,印刷所橋本紙店印刷部,發行所橋本紙店,1936年10月調查,12月26日印刷、12月29日發行。
鋁製飯匙
鋁製飯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湯匙狀的扁平銅板,深灰色,表面可見綠色銅鏽,頭寬尾窄,握柄細長,線條圓弧流暢,尾端鑿有洞孔,方便懸掛。飯匙是用來盛飯器具,一般煮好的飯會先撈起飯在飯桶中,要吃飯時再用飯匙分裝到碗裡,是一般民眾生活中常見的飲食器具。
黑地彩色織帶緄邊碗帽
黑地彩色織帶緄邊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色織帶緄邊碗帽,以黑棉布為底,帽底緣縫有藍色布條及藍白色織帶,帽頂中央用黃、橘、紅等色線以同心圓方式抓皺收攏。內裡為桃紅色,可見線頭痕跡。背面有一磨損痕跡,露出桃紅色裡布。左右兩側綴有紅色流蘇穗飾,並繫有繫帶。
〈六千分一臺南市地圖〉封套
〈六千分一臺南市地圖〉封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南市地圖〉,比例尺六千分之一,編輯兼印刷發行者橋本壽一,印刷所橋本紙店印刷部,發行所橋本紙店,1936年10月調查,12月26日印刷、12月29日發行。
錫製圓形囍字紋帶柄餅印
錫製圓形囍字紋帶柄餅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錫製圓形囍字紋帶柄餅印,鑄模而成,模具頂端帶一方形突起,主要用於印餅完成後,敲打桌面以使餅脫模。印模呈圓形,外框成花瓣形,內底中央為一「囍」字。握柄與印模一體成形,為細長柄,尾端有一穿孔,方便吊掛用。
公館窯單嘴單把陶甕
公館窯單嘴單把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小圓口,口沿垂直向下於頸部內收,短頸,平底,器身呈圓球狀,肩部上方接有直向半圓弧提把,對面裝上壺嘴,並用土條製成一個圈環,方便手指深入倒酒。器身素面無紋飾,外器壁與口沿內部上褐色釉,釉厚薄不均,顯現褐色與褐紅色彩,器內與器底無釉。此種形制的酒甕通常是民間釀造水果酒或浸製補藥酒時使用。
白釉提樑注壺
白釉提樑注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子母口,圓肩,流嘴,圓腹,凹底,最大直徑在腹部,拉坯的痕跡明顯。口沿帶提樑,器表與內壁施作白釉,施釉未及底,器底無釉。胎色灰黃。素燒臥式帶紐蓋,未施釉。這類型提樑注壺依其尺寸有大、小之分,大者多為日常飲用茶水之器,清末日人曾有「大茶石古」、「小茶石古」之品名。小者有的當作煎煮用藥壺。
白釉提樑注壺壺身
白釉提樑注壺壺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提樑注壺壺身,子母口,圓肩,流嘴,圓腹,凹底,最大直徑在腹部,拉坯的痕跡明顯。口沿帶提樑,器表與內壁施作白釉,施釉未及底,器底無釉。胎色灰黃。目前與2005.010.0316.0002配套,但蓋子未施釉,原來未必成套。(待確認產地:臺灣苗栗公館窯或北投窯?)
白地暗紋女用童鞋
白地暗紋女用童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項典藏品為白地暗紋女用童鞋兩件一組,由於早期社會物資取得較為困難,因此許多鞋形種類基本上不區分左右腳。本件典藏品鞋長15.4公分,鞋寬7.1公分,腳形明顯比一般成人要嬌小許多,推測為孩童穿著使用。另外,鞋面的顏色呈現白色暗紋,一般男性所用的布鞋主要以黑色素面為主,雖然未繡花紋,應該為女童所穿著。
男子黑足袋左腳
男子黑足袋左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件典藏品為黑色足袋,以黑色棉布縫製而成,內裏為白色棉布為襯,底部同樣採白色棉布為底。主要做為襪子使用,穿著時足袋將拇指與其他四隻腳指分開,又稱分指襪。黑色足袋主要由男性穿著,穿脫由足袋腳後跟處開口,套上足袋後再穿上草鞋或木屐。
男子黑足袋右腳
男子黑足袋右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件典藏品為黑色足袋,以黑色棉布縫製而成,內裏為白色棉布為襯,底部同樣採白色棉布為底。主要做為襪子使用,穿著時足袋將拇指與其他四隻腳指分開,又稱分指襪。黑色足袋主要由男性穿著,穿脫由足袋腳後跟處開口,套上足袋後再穿上草鞋或木屐。
一字形木屐
一字形木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項典藏品為一字形木屐兩件一組,外型沒有明顯左右腳。此木屐寬7.1公分,長15.4公分,明顯嬌小應為女性或孩童所穿著使用。木屐本為漢人社會就會穿著的鞋款,日治時期臺灣受到日本統治,穿著木屐也成為一種流行。本件木屐採一字形鞋面製成,鞋面由麻線編織而成,並且以黑膠加固更顯堅固耐用。
黑地彩繡寶相花碗帽
黑地彩繡寶相花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繡寶相花碗帽,以黑棉布為底,帽緣以藍色布條與藍綠橘色織帶雙緄邊,內裡為紅色。帽前飾以橘色棉線捆黑色布條製成的方形凸起布塊,左右接紅色流蘇,前方紅色布塊上繡有花蕊,下方以藍色線繡上倒置的寶相花,兩側繡有兩株小花,一側以橘線繡「卍」字紋。左右護耳內側個有一圈環,並繫有紅色棉線繫帶。
淺綠絲質花形彩繡圍涎
淺綠絲質花形彩繡圍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圍涎是嬰幼兒的口水兜,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簡單形式,也有搭配禮服的精美刺繡款式。本件圍涎以七枚飾片所組成,外型輪廓猶如花朵盛開的造型。飾片以淺綠色絲緞為底布,外緣以橘紅色絲緞包緄緣邊,內緣再以藍白交織的織帶裝飾,各飾片間以橘紅絲線藏針縫結合固定,領圍處以稍淺的橘色絲緞包緄,背面則以藍色棉布做襯底。
五色絲緞心形彩繡圍涎
五色絲緞心形彩繡圍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圍涎是嬰幼兒的口水兜,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簡單形式,也有搭配禮服的精美刺繡款式。本件圍涎以五枚心形繡片所組成,飾片邊緣皆以黑色織帶包緄,內緣以藍白緹花織帶裝飾,各飾片間以桃紅、寶藍絲線製作編織蟲止縫結合固定,領圍處以黑色棉布包緄,背面則以藍色棉布做襯底。
絲綢拼接梅花彩繡圍涎
絲綢拼接梅花彩繡圍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圍涎是嬰幼兒的口水兜,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簡單形式,也有搭配禮服的精美刺繡款式。本件圍涎外形呈現二片簡化之如意雲紋,每塊繡片都是以三色暗紋緹花絲綢拼接完成,最外圈以紅色絲緞包緄緣邊,領圍處則是以黑色棉布包緄,開口處以黑色棉布製作一字扣布結紐頭做扣合,背面則以淺灰色棉布做襯底。
彩色拼布瓜碗帽
彩色拼布瓜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彩色拼布瓜碗帽,以黑、白、紅、藍四色的布塊裁製成箭頭和螺旋紋樣,拼縫成碗帽,接縫處使用紅色和淺黃色的織線緄邊,帽頂無鈕結,僅以針線收攏,留有一小孔。帽圈以黑布為底,上以紅、橘、綠、白等色線繡出十字繡幾何紋樣。帽內裡為靛藍色。
黑地刺繡碗帽
黑地刺繡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布為底,正面縫有一塊長方形紅色布片,上面以白、黃、紫、桃紅等色線,繡出現條和三角形等幾何圖形,正中央藍色布條上,縫有以黑布製成的半圓形布片,向前凸出,邊緣以色線緄邊。帽頂縫有一塊藍色和紅色交疊而成的正方形布塊,四角以白色和紫色線繡出三角型,拼成方形圖樣,中央繡有太陽花紋樣。內裡為黑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