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6433個藏品
額頭飾
額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為一長54.0cm之銅鍊,上掛十五枚銅片,銅片為正方形,四角各有一孔。一角繫於銅鍊上,兩側兩角各繫一小正方形之銅鈴,銅鈴為球形,底部有一長形小口,小銅片光滑,大銅片上角有突出之葉形花紋。
石刀
石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標刀之頭部及刃部皆磨得薄而利,以便易於割斷樹皮,刀鋒刃砍鈍時,立即可在砥石上再磨鋒利。這種刀身巨大而又沈重的目的,是砍樹皮時可比較省力地將韌性很強的樹皮纖維砍斷。
石槌
石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石槌的材料多取自於河岸邊石卵,形狀多呈扁形的鵝卵石,通常以重量適當,拿動方便,敲打樹皮時不致過重打斷纖維的原則下選取卵石,磨成石槌。
木鼓
木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帶槌。木鼓主要的功用,鳴鼓以召眾,以鼓聲的多少及長短以示識別事情,如社中開會,或有緊急事發生,多能用鼓聲中傳達之。
樹皮布製成前遮
樹皮布製成前遮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前遮為古代男子所用。 布下緣用竹針引縫邊,使布纖維不易分散,布上緣釘一條樹皮帶子,長120cm、寬5cm,前遮之下緣布角多用刀子切割整齊。使用時腰帶兩端相繫於臀之後上方。即與所謂的丁字帶功用相仿(凌曼立1960春:326)。
樹皮布製成背帶
樹皮布製成背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背帶計兩條,為婦女背負幼兒時所用,該種樹皮較白且柔軟。如砍取的樹皮細而長時,不適合作衣服、被褥等時,即當作背負嬰兒使用的背帶。背負嬰兒的方法有二:其一為將嬰兒揹在背上用背帶綁之,另一方法將嬰兒側掛於胸前。
木鎚
木鎚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槌係打製樹皮所用的工具,槌的一面呈平滑的,另一面則突起呈弧形,槌與柄的長度相當,槌的製作較精,且具形制。
石器
石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鎚的製法為取扁長條的石卵一塊,將其兩端磨出一個小平面,為打樹皮之面,或在石的側緣亦可磨出一打樹皮之面。
口琴
口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琴簧為銅片製,一端寬,一端尖,簧根用籐紮在琴柄上,琴柄為竹片製,有長縫比簧稍大些,二端有琴帶。琴柄縱面彎曲,二端較厚存竹肉,中間削薄。器名為弧形單銅簧口琴。
花紋陶罐
花紋陶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紫紅色陶罐,口部有缺口,頸部以下有四圈圓形花紋,圓形花紋中間夾著魚嘴花紋,均繞罐身一周。壺內有稻穀及乾枯的植物一束。依據1960年任先民先生〈台灣排灣族的古陶壺〉文中記載,本陶壺原為當時前村長劉文吉先生所有。
腰飾(tfoy)
腰飾(tfo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豐年祭女子祭服包括:頭卷(20722)、女上衣(20723)、內裙(20724)、外裙(20725)、佩袋(20726)、綁腿布(20727)、頸飾(20728)、腰飾(20729)、頭簪(20730)、煙斗(20731)、項鍊(20732)、環形頭飾(20733)、小鈴鐺(20734)等。
佩袋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為一藍布製成長方形口袋,袋外綴有長15cm、寬23cm紅布,其上貼縫長條齒紋,黑藍相間,帶以黑布為底,上縫紅布,其上又縫綴齒形長條布。袋上流蘇為紅白絨線,長5cm。
遮陰布
遮陰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長方黑布左右兩邊以紅白藍黃等色線以區段方式刺繡,另以白色棉線穿繡曲狀在中,下方貼飾白色十字布帶狀,上有褐色黑色及藕色花。
雕花板
雕花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板上塗有紅、黃、綠、藍、白等顏色,一端已破裂長約33.0cm,板下緣為鋸形浮彫,其上彫有斑身山鹿,人頭各六,蛇半繞人頭底下。人頭與山鹿相間排列。
木雕橫楣
木雕橫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左右兩端已鋸斷,自左至右的浮彫是蛇(腹部被鋸掉一半),兩隻相背的山鹿,蛇形冠人頭,山鹿(負被鋸,只剩前半部)。
耳墜
耳墜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為長梯形貝片耳墜,其上端穿有兩孔,再以線穿入黑、白兩色珠串裝飾於孔洞上方;配戴時將線穿入耳洞中打結固定,使耳墜自然垂下,主要為女子所配戴。
皮帽
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皮革製成,前端上方以白色粗棉線縫合,尾端割裂彷彿羽狀,頂上有四支長羽(一黑一白相間及二白),下方有二條細皮革繩供縛繫。
玻璃珠項珠(金黃色)
玻璃珠項珠(金黃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整串以麻線穿綴金黃色亮光珠子而成,共有五條珠串,上端一條較短,下方四條較長,兩端以白棉線作為綁帶,長約19公分。男女皆可戴之,不過大多女子配戴。推測使用年代約1930-40年左右。
皮袖套
皮袖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原色皮革製成,兩袖套間穿以細皮繩相連,縫合處為粗棉繩。
頭飾銀鍊
頭飾銀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鎖鏈狀銀上間隔圈繫三片不規則但近似菱形的銀片掛飾及一小鈴鐺,每一銀片上皆有裝飾性刻痕。
皮靴
皮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皮革割製成長圓形後,在左右各三分之二處邊緣上穿洞,以皮革繩穿過作為鞋帶綁縛用。
額飾帶
額飾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體以貝片切磨成長方塊串成,共有六片,中間以紅白黑色珠串連,兩端有細皮繩供綁縛。
火器袋
火器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染色皮革袋,袋緣四週以細皮繩穿刺綴飾,袋上有一寬約3.4 cm的織帶作為背帶,背帶上方並有貝殼綴飾。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棉布上,各飾有二長條狀十字繡布,其上規則排列繡有紅色花,每各有四個紅色花瓣及黃色花蕊,花兩邊繡黑色帶狀裝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