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7個藏品
夫妻吵架之歌
夫妻吵架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bakan naui小時候,有一天她聽到爸爸aui bakan和媽媽 dabas aui在吵架,媽媽就很生氣的唱了這首歌,來質問她爸爸。媽媽並且告訴爸爸人生短暫,把精力花在吵架上實在是沒有意義。長大後,她也學會了這首歌。
情歌對唱
情歌對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也是一首情歌,只是演唱的地點是在山郊野地,一對青年男女約好了在河邊約會,但是這位女子卻找不到她的心上人,於是她就用山歌對唱的方式,一面呼喚心上人的名字,一面唱起這首uyas muskuhun。
見面歡迎歌
見面歡迎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是一首典型的即興式泰雅族民歌。當筆者去拜訪lubi lobo女士時,她很高興的把她內心的感受唱了出來。歌詞是現場即興之作,因此過去使用泰雅古語演唱的歌謠,已變成了日常用語。
溜樹皮之歌
溜樹皮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卑南族兒童在小時候到山上或野外嬉戲時,撿來一種叫作halivan的樹皮,當作滑板。小朋友們一面唱著這首isubai,一面乘著樹皮olosanni從高處滑到底下,從這座山滑到那座山。曲調是由LA調式形成的五聲音階為基礎,簡單而令人容易朗朗上口。
四簧口琴(二)
四簧口琴(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四簧口琴只在賽德克族被使用,泰雅本族則無此種口琴。一般都用在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吹奏樂音以傳達彼此的愛意。這段錄音共有七段不同的情境,就如同敘事曲一般,分別描述出不同的心情。每段都有不同的音型曲調及節奏、速度的不同變化。
戀歌
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回憶古老的歌
回憶古老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青年男女聚會時所唱的歌謠,他們利用這個機會一起聊天,並且一起回憶過去祖先們留下的歌謠。歌詞的內容是即興的,因人而異。但是每段即興歌詞之後,都會附加一段固定而無意義的副歌。
騎著毛驢去趕集
騎著毛驢去趕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曲用木琴表現出新疆維吾爾族少女詼諧輕快的情緒,一路歡樂地輕揚皮鞭趕著毛驢去市集,把少數民族音樂特色表現無遺。
西秦王爺
西秦王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西秦王爺,又稱「郎君爺」,被尊稱為戲曲的祖師爺,與「田都元帥」 同為戲曲之守護神。西秦王爺即唐玄宗,在其執政的三十年間,政治修明,史稱「開元之治」。昇平日久,玄宗皇帝醉心歌舞樂曲,在後宮建造戲台,網羅天下精英作曲排演,盛極一時。唐玄宗因而被戲曲界尊稱為開山祖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