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73個藏品
飲宴歌
飲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梅蘭村的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我們看到了征帥一一地請每一位勇士,來敘述各人的功績,而他自己卻省略不提,這也是誇功宴(Malastapan)當中相當奇特的現象之一。
豐年祭青年歌
豐年祭青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是在阿美族豐年祭其間演唱的歌曲,從第一天salitapod、第二天pitalaman、第三天piholoan到第四天gahahayan都演唱。由年輕人演唱,老年人亦可加入演唱。
獵獲凱旋歌
獵獲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跳戲(高音)
跳戲(高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唱完了低音的跳戲之後,曲頭馬上會接唱這首屬於「高音的跳戲」。顧名思義,所謂「高音的跳戲」是只相對於前一首跳戲,這首跳戲的音域是較高,而比較難唱的歌謠。這首「高音的跳戲」曲調上可以分成三句,唱到第二句的最後一音時,必須往上提高八度來唱,最後再加上一句往下的尾聲當作結尾。
跳戲(低音)
跳戲(低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是在祭典當晚,在公廨外族人手牽著手,環繞在荊桐周圍,由曲師領唱眾人答唱的跳戲中的第一首歌謠。因為音域較低,族人稱之為「低音的跳戲」。整首曲調僅由前、後 兩樂句形成,然後不斷地反覆,歌詞則隨曲頭的變化眾人再行接腔。
祈雨放鳥歌
祈雨放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入公廨寮祈雨歌
入公廨寮祈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當族人從口社溪祈雨之後,用桶子盛起一桶水,交由族人抬回部落,抵達部落後,乩花先指示族人把水灑在村子四周,然後到公廨內來召請諸神,這首「入公廨寮祈雨請神歌」,就是在當時由乩花領唱,其他族人一起答唱的祭歌之一。其曲調與下一首的「祈雨放鳥歌」完全一樣,只是歌詞不同而已。
出公廨寮祁雨歌
出公廨寮祁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番太祖也像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祂的痛苦只有擔任尪姨的劉清秀知道。這首歌就是尪姨與太祖之間的感應歌。
終曲
終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夜祭結束前,尪姨再回到公廨前,向番太祖致謝的終曲。
豐年祭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豐年祭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隆田婦女的牽曲(共10段)
隆田婦女的牽曲(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大內鄉隆田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長調兼煞尾(共17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長調兼煞尾(共17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短調(共16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婦女的牽曲-舊短調(共16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曲師段麗柳的牽曲-新調(共10段)
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曲師段麗柳的牽曲-新調(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吉貝耍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打獵歌
打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獵首歌
獵首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祖靈嚐新祭祭歌
祖靈嚐新祭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祈禱小米豐收歌(一)
祈禱小米豐收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飲酒歌
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門後缽仔佛之歌
門後缽仔佛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這是李明華向一位認識的林姓尪姨抄來的,原是當尪姨將祀壺安置在門後邊時,由尪姨本身所唱的一首祭歌。原來歌詞共有9段,每段都有不同的曲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