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松梅紋碗

彩繪松梅紋碗

作者
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典藏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紅色胎土,沾有窯沙痕跡,外器壁近底處施釉不均。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心有使用痕,碗口口緣施作一道青色線圈,幾不可見。碗外器壁一側彩繪松梅紋,釉下彩繪以褐彩描寫樹幹,綠彩點松葉,粉紅彩與鈷藍色料作花蕊與花瓣,寫意畫法稚拙可愛。粉紅彩色料,其引進臺灣比釉下青花鈷料年代略晚,起始年代尚待考證,但推測日治時期已經開始使用。二十世紀中期,北部地區北投、鶯歌等窯推出青花粉紅彩的新品類後,一時蔚為風潮。隨後褐彩與綠彩等新色彩紛紛出現,締造了戰後初期臺灣常民家中普見使用的彩瓷飯碗。該件作品紅色胎土,胎釉結合不佳,以及燒製時膨脹係數差異所造成內外器壁細密的開片,顯示並非臺灣北部窯製品,應是中部地區窯製品。碗圈足帶有三處黃色修補痕,與其他碗形器典藏品修補痕相似。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彩繪松梅紋碗
典藏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內容描述

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圈足外直內斜。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刮釉露胎,紅色胎土,沾有窯沙痕跡,外器壁近底處施釉不均。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心有使用痕,碗口口緣施作一道青色線圈,幾不可見。碗外器壁一側彩繪松梅紋,釉下彩繪以褐彩描寫樹幹,綠彩點松葉,粉紅彩與鈷藍色料作花蕊與花瓣,寫意畫法稚拙可愛。粉紅彩色料,其引進臺灣比釉下青花鈷料年代略晚,起始年代尚待考證,但推測日治時期已經開始使用。二十世紀中期,北部地區北投、鶯歌等窯推出青花粉紅彩的新品類後,一時蔚為風潮。隨後褐彩與綠彩等新色彩紛紛出現,締造了戰後初期臺灣常民家中普見使用的彩瓷飯碗。該件作品紅色胎土,胎釉結合不佳,以及燒製時膨脹係數差異所造成內外器壁細密的開片,顯示並非臺灣北部窯製品,應是中部地區窯製品。碗圈足帶有三處黃色修補痕,與其他碗形器典藏品修補痕相似。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文獻: 

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尺寸: 

長度(X軸):15.1cm。寬度(Y軸):15.1cm。高度(Z軸):6.4cm。直徑:15.1cm。

材質: 

陶瓷

檔案分類: 

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關鍵字: 

彩繪

關鍵字: 

松梅紋

關鍵字: 

飯碗

重量: 

重量:379.2g

作者
資料撰寫: 
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二十世紀中期日治晚期至戰後初期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臺灣 中部
識別碼
2009.013.045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