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坌教會

八里坌教會

作者
王柳鋐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吳威廉牧師(Rev. William Gauld,照片上排左五)與牧師娘(Margaret Mellis Gauld,照片下排電線竿左側)出席北部八里坌教會的慶典活動。
八里坌禮拜堂建於1886年。當年係因清法戰爭時,各地暴民誣賴教會信徒通敵而迫害信徒、拆毀教堂。戰後,劉銘傳為此無妄之災而賠償教會共1萬墨西哥銀元。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便以賠款重建了包括八里坌在內的七座禮拜堂(雞籠、和尚洲、八里坌、錫口、艋舺、大龍峒、新店),故此七座禮拜堂稱為賠償教堂,其屋脊兩端皆有如照片中的小尖塔。照片中的八里坌禮拜堂外型簡樸,卻相當有特色。大門開在山牆面(短邊),而不像中式建築是開在前檐牆(長邊),屋頂正脊立有漢人廟宇的寶塔(尖塔)裝飾,大門兩邊的窗戶則做成尖拱造型,營造西式教堂的風味。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八里坌教會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為吳威廉牧師(Rev. William Gauld,照片上排左五)與牧師娘(Margaret Mellis Gauld,照片下排電線竿左側)出席北部八里坌教會的慶典活動。
八里坌禮拜堂建於1886年。當年係因清法戰爭時,各地暴民誣賴教會信徒通敵而迫害信徒、拆毀教堂。戰後,劉銘傳為此無妄之災而賠償教會共1萬墨西哥銀元。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便以賠款重建了包括八里坌在內的七座禮拜堂(雞籠、和尚洲、八里坌、錫口、艋舺、大龍峒、新店),故此七座禮拜堂稱為賠償教堂,其屋脊兩端皆有如照片中的小尖塔。照片中的八里坌禮拜堂外型簡樸,卻相當有特色。大門開在山牆面(短邊),而不像中式建築是開在前檐牆(長邊),屋頂正脊立有漢人廟宇的寶塔(尖塔)裝飾,大門兩邊的窗戶則做成尖拱造型,營造西式教堂的風味。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臺北市定古蹟長老教會北投教堂調查研究》

作者
資料撰寫: 
王柳鋐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新北市 八里區 八里坌教會
貢獻者
相關人物: 
相關人物: 
識別碼
AUP000400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