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作者
曾獻緯
典藏者
曾獻緯
1948年後糧增計畫的成果,水稻糧增計畫在磯永吉博士的技術貢獻下的成功,讓當時國民政府朝野在他退休之時仍然表示永誌不忘。

當年戰後糧食管制的歷史背景相關描述:

《灌園先生日記》記載:「南屯佃人五名來,謂郡役所命令供出粟之數量
不足,盡將伙食粟以抵額,而不許可米榖配給券,似此無飯可食,何能耕
作。」就算是霧峰林家,也面臨無米可炊之窘況,需向他人借糧。

資料來源: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 15) 1943》(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8年),頁194。

在米價持續高漲的情況下,發生許多餓死人的悲劇,或因缺糧,生活困難而走上絕路。 甚至在大稻埕、艋舺、基隆、和新竹等地,因米荒問題,到處買不到米的憤怒主婦拿小棍子,另一手拿著方形鐵皮米桶,衝出街頭邊敲鐵皮桶邊高喊:「沒有米會餓死人,我們要裹腹不要光復」。由此可知,糧食管制下,民眾能獲得最低限度的糧食,或是從黑市購買糧食。但是廢除管制後,政府封存民食,加上第1期作未收成,導致市場上能流通的米穀日亦減少,米價反而日亦騰貴。
引述自 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1945-1949)曾獻緯

吳鴻森、林壁輝、高恭、洪火煉等參議員,針對臺灣連年災旱、戰爭關係,勞力、肥料缺乏,導致臺灣米穀歉收,外省食米又不能即時輸入,米價日日高漲,該年第1期稻作又因大旱,收成無望,提案要求政府應從速確立糧食對策。
引述自 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1945-1949)曾獻緯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典藏者
曾獻緯
內容描述

1948年後糧增計畫的成果,水稻糧增計畫在磯永吉博士的技術貢獻下的成功,讓當時國民政府朝野在他退休之時仍然表示永誌不忘。

當年戰後糧食管制的歷史背景相關描述:

《灌園先生日記》記載:「南屯佃人五名來,謂郡役所命令供出粟之數量
不足,盡將伙食粟以抵額,而不許可米榖配給券,似此無飯可食,何能耕
作。」就算是霧峰林家,也面臨無米可炊之窘況,需向他人借糧。

資料來源: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 15) 1943》(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8年),頁194。

在米價持續高漲的情況下,發生許多餓死人的悲劇,或因缺糧,生活困難而走上絕路。 甚至在大稻埕、艋舺、基隆、和新竹等地,因米荒問題,到處買不到米的憤怒主婦拿小棍子,另一手拿著方形鐵皮米桶,衝出街頭邊敲鐵皮桶邊高喊:「沒有米會餓死人,我們要裹腹不要光復」。由此可知,糧食管制下,民眾能獲得最低限度的糧食,或是從黑市購買糧食。但是廢除管制後,政府封存民食,加上第1期作未收成,導致市場上能流通的米穀日亦減少,米價反而日亦騰貴。
引述自 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1945-1949)曾獻緯

吳鴻森、林壁輝、高恭、洪火煉等參議員,針對臺灣連年災旱、戰爭關係,勞力、肥料缺乏,導致臺灣米穀歉收,外省食米又不能即時輸入,米價日日高漲,該年第1期稻作又因大旱,收成無望,提案要求政府應從速確立糧食對策。
引述自 戰後初期臺灣的糧食管制( 1945-1949)曾獻緯

物件類別
圖表
作者
作者: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