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賢

楊聰賢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楊聰賢,1952年出生於屏東,1977年遠赴美國求學,先後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及麻賽諸塞州的布蘭迪斯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楊聰賢在國內樂壇有音樂詩人之稱,他的音樂,冷靜理性中,有著獨特的結構美。而他將中國古典詩詞用以傳達時空的手法,應用轉化至創作中,諸如並置、引用與虛存等手法,也使他的音樂因為呈現模糊、多焦點的美學,而蘊含更多屬於東方文化的特質。2002年獲頒東元科技獎人文類文藝獎,2010年獲頒吳三連音樂類文藝獎。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楊聰賢
其他名稱
英文名: 

YANG Tsung-Hsien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作曲家|
楊聰賢,1952年出生於屏東,1977年遠赴美國求學,先後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及麻賽諸塞州的布蘭迪斯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楊聰賢在國內樂壇有音樂詩人之稱,他的音樂,冷靜理性中,有著獨特的結構美。而他將中國古典詩詞用以傳達時空的手法,應用轉化至創作中,諸如並置、引用與虛存等手法,也使他的音樂因為呈現模糊、多焦點的美學,而蘊含更多屬於東方文化的特質。2002年獲頒東元科技獎人文類文藝獎,2010年獲頒吳三連音樂類文藝獎。

YANG Tsung-Hsien, born in 1952 in Pingtung, Taiwan, went to study in the USA in 1977 and got his master’s and doctorate degrees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and Brandeis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Widely known as a poetic musician in Taiwan, YANG’s music features unique structural aesthetics wrapped in calm rationality. Inspired by the artistic expressions of time and space commonly seen in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YANG’s music reflects similar techniques like juxtaposition, reference, and virtual existence and his works emanate oriental flavors due to their vague and multifocal aesthetics. YANG received Teco Awards of Teco Technology Foundation (Humanities Category) in 2002 and WU San-Lien Awards (Arts Category) in 2010.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2002年/東元科技獎人文類文藝獎

獲獎: 

2010年/吳三連音樂類文藝獎

生平: 

1970年代的青年鋼琴家
楊聰賢1952年出生於屏東,從小隨陳雲裳老師學習鋼琴,1971年考上東海大學,主修鋼琴。大學時期多次以鋼琴家身份參與賦音室內樂團的新音樂演出與錄音,一張具有時代意義的老唱片「中國當代音樂作品第一輯」(1976)當中便留有他演奏國人作品的聲響印記。在大學期間他曾私下隨史惟亮先生學習作曲,鋼琴曲《童詩五首》,豎笛《古樂幻想曲》就是當時所寫的作品,雖然沒太多技巧性的東西,卻是心裡很純真的感受。那個當時,正是許常惠與史惟亮老師共同發起「民歌採集」活動的時期,楊聰賢也曾經在暑假期間跟著駱維道、賴德和老師四處到原住民部落採集音樂,這些經驗對他後來的作曲生涯還是有所影響,只是這份影響,一醞釀、就是十多年。

赴美學作曲
大學畢業後,楊聰賢為了瞭解國外音樂上最新的思考議題和關心面向,於是收拾行囊遠赴美國求學。1977年,進入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主修作曲。嚴格說來這是他正規作曲課程的開始,但是英籍老師Peter Racine Fricker很少在他的作品上作修正,不僅給了他興趣與信心的培養,也著實有了技術上的磨練。1979年,在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前往麻賽諸塞州的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繼續攻讀作曲,師事Martin Boykan,在此受到嚴格與嚴謹的訓練,終於在1987年獲得音樂理論及作曲哲學博士學位。初到美國的時候,楊聰賢基於對臺灣當時於現代音樂的訴求與追求有很大的困惑,卻同時感受到日本作曲家似乎在此已有相當精鍊的作品與心得,於是本著同為亞洲人的立場,希望藉由日本作曲家與文學家的作品,去瞭解他們的國際觀。並在此背景之下創作以日本文學作為主軸的作品,例如《日本山水》與《樵夫之歌》,兩首歌詞皆取自日本古典詩(俳句),他也嘗試藉由這些對大自然的歌頌去學習冷靜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

取得博士學位後,楊聰賢正式在美國工作,先後任教於緬因州的Bates College與Bowdoin College,1989年轉任教於美國聯合世界學院(United World College)擔任音樂系主任,在當時,他可以說是第一位在美國大學教音樂的臺灣人。但是他知道自己並不適合行政工作,也意識到創作還是要在自己土地上比較落實,於是在出國十五年之後再返回國門,1991年先後任教於東吳大學,交通大學,2002年轉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

文學中的創作
楊聰賢喜好閱讀,尤其是文學作品,因此他的創作常乞靈於文學,《陽光下的記憶》源於西班牙詩人馬查鐸(Antonio Machado)一本名為《陽光下的夢》(The Dream Below the Sun)的詩集所勾起的靈感。《鋼琴小協奏曲》(1999)源自兩首泰戈爾的詩。《川端康成禮讚》則是從日本文學中所淬鍊出的作品,是和作家的對話、也是致敬。

作品反映生命態度
以存在做為現象的生命觀,楊聰賢認為作品是反映藝術家生命態度的交感經驗,而他也在不自覺中,將作曲視為對生命的反思方式,1990年代以來所著手寫作一系列的獨奏曲,除了著墨開拓每一種獨奏樂器演奏上的可能性之外,其另一目的則是藉著獨奏樂器獨奏的私密性重新檢視音樂於他個人所有的意涵,包含對父母,師長的感懷,例如《讚竹》《琴樂》《聆》,也有對自己生命中的記憶,例如《山水寮札記》、《祭》、《秋(唱‧晚)鳴》、《短歌行》。此外,楊聰賢也嘗試以多種角度去詮釋創作的意義,其中,《悲歌》是為二二八而寫,《三首魯凱情歌》是民歌採集的過往經驗之凝結,《佚名之島》以傳統樂器為旋律與西方打擊樂器作組合,則是內心意圖回看自身文化的寫照。

蘊含東方美學的音樂結構
楊聰賢在國內樂壇有音樂詩人之稱,他的音樂,冷靜理性中,有著獨特的結構美。而他將中國古典詩詞用以傳達時空的手法,應用轉化至創作中,諸如並置(juxtaposition),引用(quotation)與虛存(absence)等之手法,也使他的音樂因為呈現模糊、多焦點的美學,而蘊含更多屬於東方文化的特質。1990剛回國的年代,他長期為臺北人室內樂團、十方樂集寫作,作品質量兼具,並經常於歐美、亞洲等地區展演,於推動臺灣現代音樂之發展有一定影響力。楊聰賢目前擔任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他於2002年獲頒東元科技獎人文類文藝獎,2010年獲頒吳三連音樂類文藝獎,可謂實至名歸。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52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屏東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95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