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進香步伐體驗民俗 民生報剪報

踏著進香步伐體驗民俗 民生報剪報

典藏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4月15日民生報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第三階段活動「朝香獻供」,藝術學院參與大甲媽祖遶境及巡行演出之報導,內容說明進香活動開始當日,戲劇系學生於大甲鎮瀾宮前搭台演出 「鴨母王新傳」及「大醉八仙」兩齣戲。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踏著進香步伐體驗民俗 民生報剪報
典藏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內容描述

1991年4月15日民生報關於「關渡元年1991」大戲第三階段活動「朝香獻供」,藝術學院參與大甲媽祖遶境及巡行演出之報導,內容說明進香活動開始當日,戲劇系學生於大甲鎮瀾宮前搭台演出 「鴨母王新傳」及「大醉八仙」兩齣戲。

物件類別
印刷品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材質: 

報紙

文本全文: 

民生報 中華民國八十年四月十五日/星期一
踏著進香步伐體驗民俗
藝術學院師生近百人 夜以繼日跟著傳統走
記者紀慧玲/大甲報導

「關渡元年一九九一,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在此作場!」兩大幅紅底墨字的長幡飄揚在正對大甲鎮瀾宮搭建的舞台上,藝術學院隨駕演出的體力與毅力的考驗,也自此揭開序幕。開放式的舞台空間潛藏著吸引觀眾的魅力,一齣「大醉八仙」及「鴨母王新傳」則渲染出揉合傳統與實驗的多彩氛圍。
藝術學院此次擔任「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繞境進香隨駕戲」演出劇團,引人好奇,鄉人及進香人潮圍觀在21尺寬的舞台前方,頻頻探問:「來做戲喔?」「什麼叫做關渡一九九一?」昨天下午2點整,全由學生擔任的鑼鼓開始鬧場,大家聽到熟悉的北管樂。穿插5分鐘的「鴨母王新傳」歌舞序曲後,學生開始演扮仙戲「大醉八仙」,更引得台下嘖嘖稱奇,不少觀眾認為「學生真認真,扮了未輸民間的」,也有評他們「照步來,看冊做的,真實在,不簡單。」
舞台劇「鴨母王新傳」是更大的考驗。學生必須與震天的鞭炮聲、車流人潮競爭,麥克風不夠多使得音響打了點折扣,舞台是無遮棚、無布景、無穿堂設計的開放式空間,後場也僅僅用麻繩區隔,觀眾可以親近地看到演員上妝、準備、休息的情景,演出方式更採多焦點視覺法,演員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戲的前半場因為主題紛雜的關係;顯得較渙散,但下半場「澎澎卡拉OK情歌大賽」帶來最高潮。劇中大量採用民間熟悉的生活內容為素材,如競選現象、野台歌舞秀、打拳頭賣藥膏、卡拉OK......一首又一首「相思雨」「河邊春夢」,讓觀眾嗅到它們熟悉的味道,台下觀眾雖有流動,但總維持上百人,而且反應熱切,笑逐顏開,每每因為學生賣力抵抗鞭炮聲及演得好而大力鼓掌。
藝院戲劇系此次出動師生近百人,製作人邱坤良教授下午散戲後只說一句「真累」。學生趕場扮戲、演出,一人均出飾多角,行政技術組幕後全力配合,在未來幾天內他們不僅隨信徒星夜徒步進香,還要日夜演出、拆裝舞台。繼昨天大甲、清水、彰化後,今天下午他們將由彰化、西螺到斗南,17日抵達新港,18日返程,在經北斗、彰化於22日回到大甲,沿途至少需演18場。

圖解一:起駕前,藝院學生扮八仙,分撒糖果給觀眾。 記者 游輝弘/攝影
圖解二:善男信女祈福驅災 爭從神轎底爬過。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91.04.15
貢獻者
識別碼
TNUA_HISTORY_202002_0075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