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與牛津學堂

馬偕博士與牛津學堂

作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與牛津學堂師生。
1880年馬偕第一次回國述職,得到牛津郡鄉親捐款六千多加幣,建立西式現代化學校,取名「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後人稱為牛津學堂,馬偕博士親自繪圖設計並監督工程,請淡水名水泥匠洪泉(泉仔師)興建,1882年落成。牛津學堂為臺北第一所西式學堂,早於劉銘傳的「西學堂」(1887),所教授之學科除神學與聖經之外,還有社會科學(歷史、倫理學等)、自然科學(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動物、礦物等)、醫學理論、藥學及臨床實習。當時教師除馬偕博士以外,尚有嚴清華、陳榮輝、連和、洪胡等第一批訓練的本地傳教師,後成為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的搖籃地。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馬偕博士與牛津學堂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為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與牛津學堂師生。
1880年馬偕第一次回國述職,得到牛津郡鄉親捐款六千多加幣,建立西式現代化學校,取名「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後人稱為牛津學堂,馬偕博士親自繪圖設計並監督工程,請淡水名水泥匠洪泉(泉仔師)興建,1882年落成。牛津學堂為臺北第一所西式學堂,早於劉銘傳的「西學堂」(1887),所教授之學科除神學與聖經之外,還有社會科學(歷史、倫理學等)、自然科學(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動物、礦物等)、醫學理論、藥學及臨床實習。當時教師除馬偕博士以外,尚有嚴清華、陳榮輝、連和、洪胡等第一批訓練的本地傳教師,後成為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的搖籃地。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葉晨聲,《從牛津學堂到淡江中學―一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的個案研究(1872-1956)》

作者
資料撰寫: 
真理大學校史館
資料撰寫: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新北市 淡水區
貢獻者
審訂: 
王柳鋐
審訂: 
王榮昌
相關人物: 
識別碼
AUP000064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