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棣

黃友棣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作曲家|
黃友棣,作曲家;1912 年 1 月 14 日出生於廣東高要,2010 年逝世於高雄。因小學的音樂課都以演唱「學堂樂歌」為主,加上模仿老師上課時彈奏風琴,使他對於音樂上有著濃厚的興趣。抗戰期間,他以「音樂救國」的理念之下,做出許多應急的歌曲,包含《歸不得故鄉》、《杜鵑花》、《月光曲》等。1987年,移居於高雄,熱心協助當地的音樂發展,為高雄寫作了《木棉花之歌》、《詩畫港都》、《愛河月色》等。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黃友棣
其他名稱
英文名: 

HWANG Yau-Tai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作曲家|
黃友棣,作曲家;1912 年 1 月 14 日出生於廣東高要,2010 年逝世於高雄。因小學的音樂課都以演唱「學堂樂歌」為主,加上模仿老師上課時彈奏風琴,使他對於音樂上有著濃厚的興趣。抗戰期間,他以「音樂救國」的理念之下,做出許多應急的歌曲,包含《歸不得故鄉》、《杜鵑花》、《月光曲》等。1987年,移居於高雄,熱心協助當地的音樂發展,為高雄寫作了《木棉花之歌》、《詩畫港都》、《愛河月色》等。

HWANG Yau-Tai (HUANG You-Di) was born in Gaoyao, Guangdong in 1912. He is a composer. In elementary school, Hwang’s teacher sang mostly early 20th century school songs in music class. By imitating his teacher’s organ playing, he was instilled with an avid interest in music.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he believed that music could save the nation and wrote numerous songs for that cause, including “Can’t Return Home,” “Azalea” and “Moonlight Music.” Hwang moved to Kaohsiung in 1987 and devoted himself to developing music there. While there, he wrote “Silk Cotton Song,” “Poem, Painting, Harbor City” and “Moonlit Love River” for Kaohsiung. He died of organ failure in Kaohsiung in 2010.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書目: 

沈冬。《黃友棣:不能遺忘的杜鵑花》。台灣音樂館. 資深音樂家叢書。第6冊。宜蘭:傳藝中心,2002。|ISBN 957-01-3098-9

獲獎: 

1965年/「國父百年紀念獎」

獲獎: 

1967年/《偉大的中華》「中山文藝獎章」

獲獎: 

1967年/教育部「社會教育服務獎」

獲獎: 

1967年/僑委會「海光獎章」

獲獎: 

1968年/教育部「音樂年文藝獎章」

獲獎: 

1982年/中國文藝協會 第二十四屆「榮譽獎」

獲獎: 

1983年/國家文藝基金會「特別貢獻獎」

獲獎: 

1984年/《慈湖春暉》國軍文藝金像獎

獲獎: 

1984年/《三民主義讚》銀像獎

獲獎: 

1986年/僑委會「海外僑校資深優良教師獎」

獲獎: 

1987年/香港中國民族音樂協會「樂人紀念獎」

獲獎: 

1994年/行政院「文化獎章」

獲獎: 

1996年/高雄市「傑出樂人獎」

獲獎: 

1997年/高雄市第十六屆文藝獎「特殊優良文化貢獻獎」

獲獎: 

1998年/國立中山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獎章」

獲獎: 

1998年/高雄市第十八屆文藝獎「特別成就獎」

獲獎: 

2000年/行政院文建會「資深文化人」獎牌

獲獎: 

2000年/高雄市第十九屆文藝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2001年/高雄市文藝獎 「終身成就獎」

獲獎: 

2001年/國家檔案局 「國家檔案之友」獎座

生平: 

甘苦成長少年時
1912年1月14日出生於廣東省西江端州,父親燦章公是熱心公益的地方仕紳,母親林浣薇則是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父親在他年幼時過世後,全家便走向舉債度日的路子,加上出生時正值民國初年,軍閥各自為政,外國列強欺凌壓迫,時局動盪不安。但儘管如此,黃友棣卻能把握難得的學習機會。七歲時,進入「啟穎初級國民小學」就讀,這是父親生前積極爲地方興學所籌辦的。學校中的風琴與音樂課,開啟了他的音樂篇章。當時,學校的音樂課多以演唱「學堂樂歌」為主,多以外文歌曲曲調填入新詞為內容,所用曲調又以日本歌曲最多。這建立了黃友棣的音樂品味;此外,他本身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模仿老師上課彈奏風琴的模樣。

新舊爭鋒匯東西
黃友棣生長在清末至抗戰之間,這段時間的音樂發展歷程,正是形成他音樂思想之關鍵。政府於晚清建立新式學堂,學制與課程仿效日本及歐美模式,而「學堂樂歌」乃必修課程。1931年,「九一八事變」興起了「抗日救亡」之歌詠運動,隨後提倡「新音樂運動」;作曲家在歐洲十八、十九世紀的作曲技巧、風格、體裁與音樂語言之中,融入中國素材融,乃應運此潮流所產生的作品風格。然而,在東西方的兩極光譜間,黃友棣並未一味全盤西化,他在實際接受音樂教育的經驗中,發現中國傳統音樂的可貴,因此他將「中國風格和聲」運用至他的作品中,形成特殊的音樂品味;同時,他在這東西交會、新舊爭鋒的時代裡,確立了自我定位,可說是位中國音樂啟蒙運動的實踐者。

流離道途行樂教
1937年,黃友棣進入人生另一階段,他結合過去所接受的音樂、文學、教育等各方面的訓練以及觀察,意識到中國音樂要謀發展,必須有計畫培養人才,方有出路,因此他的樂教之路就此啟程。八年抗戰期間,他以「音樂救國」的理念之下,做出許多應急的歌曲,其中有不少佳作唱遍了全國,包含《歸不得故鄉》、《杜鵑花》、《月光曲》等,奠定了他在作曲界的地位。後來他被廣東省府徵召替幹訓團工作,與名作詞家任畢明先生合作多首混聲合唱曲,如《幹訓團歌》、《歡迎勝利的新年》、《勝利的呼聲》等,不僅是八年抗戰史詩、大組曲。此外,他不僅是一位作曲家,也是行走的演奏家及演說家,由於經常有機會從基層出發去接觸平民大眾,使他體會到藝術不一定要曲高和寡的真知灼見,並領會「大樂必易」的道理;期間也常爲各學校作校歌、生活歌,有時也選取唐宋詩詞來創作獨唱曲,應用於課外補充教學。1945年,抗戰結束,黃友棣重返廣州,執教於中山大學師範學院與省立藝專音樂科。1949年,他遷居香港,並於1955年取得英國皇家音樂院海外聯考的提琴教師證書,此時期有創作《黑霧》、《當晚霞滿天》、《秋夕》、《寒夜》、《我要歸故鄉》等作品。他相當關心中國文化與中國音樂的未來發展,希冀能達成詩樂合一的目標,並經由培育人才之手段,盡力實踐此遠大理想。

音樂菩薩
黃友棣學成歸國後,本著對音樂的熱愛和使命感,致力推廣音樂教育,將樂教目標提升至塑造「全人」之境地,讓音樂不止於演奏技巧,而成為進德修業的途徑,並使自己成為更美好的人。1987年,移居於高雄,熱心協助當地音樂發展,為高雄創作了《木棉花之歌》、《詩畫港都》、《愛河月色》等樂曲。2007年,輔仁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感謝其對天主教聖樂的貢獻。2010年,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於高雄,享壽98歲。黃友棣將畢生奉獻於音樂創作及教育上,其處事態度謙遜、執著及認真,有助於實踐其音樂推廣理想。

領域: 

作曲家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12.01.14
逝世時間: 
2010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廣東省高要縣
逝世地點: 
高雄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0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