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鼻頭遺址

鳳鼻頭遺址

作者
李匡悌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鳳鼻頭遺址,早先稱為「中坑門遺址」,是金子壽衛男在1940年調查貝塚遺跡時發現的。1943年國分直一曾到此田野調查。但另有資料顯示,遺址文化層堆積的揭露,是坪井清足在此地服兵役,因挖掘作戰防禦工事而發現的。根據坪井氏當初的認識,這裡的陶器能歸類有:紅陶、彩陶、黑陶和褐色陶。文化層的堆積上,具體能觀察到彩陶文化層在黑陶文化層之下;素面紅陶與彩陶同一層位,褐色陶與黑陶同一層位。引起注意的,坪井隨後於1953年發表會議論文,提出這些陶器文化的來源與大陸地區的文化要素關係密切。
‧ 臺灣光復後,林朝棨、江家錦與江金培曾來此有過調查。最值得重視的,張光直於1965年主持國立臺灣大學與耶魯大學合作的考古發掘計畫,根據文化層出土的遺留,張光直將這裡的文化內涵,明確地區分有五層,由早到晚,分別是:大坌坑文化層、泥質紅陶層、紅色夾砂陶層、下貝塚層(以灰黑陶居多)、上貝塚層(以素面紅陶遺留居多)。備受矚目和爭議的「龍山形成期文化」就是根據這裡的考古出土遺留所定義的。除此之外,張光直先生非常具體地說明了這些文化層形成的源頭,大坌坑文化層之後分別從大陸東南沿海不同時間來到臺灣,整體的文化並非由早期的大坌坑文化人傳承發展的。
‧ 雖然已經公告為「國定遺址」 ,目前鳳鼻頭遺址的確切分布範圍仍未確定。區域指定的範圍外,仍能發現考古文物的分布。比較遺憾的是,張光直先生1965年所領導發掘的地點與文化層堆積,似乎還未能被晚近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重新確認。
‧ 劉茂源博士捐贈了60件採集自鳳鼻頭遺址的遺物,包括罐形器口緣、缽形器口緣、圈足、石刀、石錘、青花瓷碗殘件等。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鳳鼻頭遺址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 鳳鼻頭遺址,早先稱為「中坑門遺址」,是金子壽衛男在1940年調查貝塚遺跡時發現的。1943年國分直一曾到此田野調查。但另有資料顯示,遺址文化層堆積的揭露,是坪井清足在此地服兵役,因挖掘作戰防禦工事而發現的。根據坪井氏當初的認識,這裡的陶器能歸類有:紅陶、彩陶、黑陶和褐色陶。文化層的堆積上,具體能觀察到彩陶文化層在黑陶文化層之下;素面紅陶與彩陶同一層位,褐色陶與黑陶同一層位。引起注意的,坪井隨後於1953年發表會議論文,提出這些陶器文化的來源與大陸地區的文化要素關係密切。
‧ 臺灣光復後,林朝棨、江家錦與江金培曾來此有過調查。最值得重視的,張光直於1965年主持國立臺灣大學與耶魯大學合作的考古發掘計畫,根據文化層出土的遺留,張光直將這裡的文化內涵,明確地區分有五層,由早到晚,分別是:大坌坑文化層、泥質紅陶層、紅色夾砂陶層、下貝塚層(以灰黑陶居多)、上貝塚層(以素面紅陶遺留居多)。備受矚目和爭議的「龍山形成期文化」就是根據這裡的考古出土遺留所定義的。除此之外,張光直先生非常具體地說明了這些文化層形成的源頭,大坌坑文化層之後分別從大陸東南沿海不同時間來到臺灣,整體的文化並非由早期的大坌坑文化人傳承發展的。
‧ 雖然已經公告為「國定遺址」 ,目前鳳鼻頭遺址的確切分布範圍仍未確定。區域指定的範圍外,仍能發現考古文物的分布。比較遺憾的是,張光直先生1965年所領導發掘的地點與文化層堆積,似乎還未能被晚近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重新確認。
‧ 劉茂源博士捐贈了60件採集自鳳鼻頭遺址的遺物,包括罐形器口緣、缽形器口緣、圈足、石刀、石錘、青花瓷碗殘件等。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出處: 

李匡悌、邱鴻霖編撰,《劉茂源博士臺灣考古與民俗學紀念文集:跨世 紀與跨國境的學術傳承》,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年,頁211-212。

參考文獻: 

臧振華等,《臺閩地區考古遺址:高雄縣、高雄市》(第二期),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1994年。

參考文獻: 

坪井清足著,張衡譯,〈鳳鼻頭─臺灣南部出土彩紋紅陶與黑陶之一史前遺址〉,《公論報‧臺灣風土》,1954年,182。

作者
攝影: 
創建地點
採集地點: 
高雄市林園區中門里,鳳鼻頭遺址
貢獻者
捐贈者: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