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黃閃光釉團花紋碗

彩瓷黃閃光釉團花紋碗

作者
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典藏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色彩亮麗繽紛花園般的餐具飯碗。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胎白堅硬,沾黏窯沙,圈足略有缺損。碗內面素面無紋,多有縮釉。外器壁上緣與近底處施作兩道金邊裝飾,外器壁環繞碗身一周,裝飾三組團花紋圖案,均以印花手法多次轉印彩料而成。每組團花紋由兩朵牡丹成雙成對組成,先以紅色勾勒花瓣與花葉造型,再以黃彩補寫花瓣綠彩點葉。外底心中央原本蓋印有菱形的釉上紅彩商號款印,彩料已經脫落。從胎釉特徵與裝飾作風判斷,推測該件作品應為日本瀨戶窯製品,年代約在二次大戰期間。金黃色閃光釉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燒成溫度約攝氏七、八百度,施在白色釉藥上,會產生一種閃光的效果。日本Noritake陶瓷公司在明治時期已經大量生產裝飾閃光釉的西洋式餐具,外銷歐洲。該件作品碗式明顯是針對華人餐具市場的造型,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採用的新式釉藥閃光釉,應是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彩瓷黃閃光釉團花紋碗
典藏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內容描述

色彩亮麗繽紛花園般的餐具飯碗。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胎白堅硬,沾黏窯沙,圈足略有缺損。碗內面素面無紋,多有縮釉。外器壁上緣與近底處施作兩道金邊裝飾,外器壁環繞碗身一周,裝飾三組團花紋圖案,均以印花手法多次轉印彩料而成。每組團花紋由兩朵牡丹成雙成對組成,先以紅色勾勒花瓣與花葉造型,再以黃彩補寫花瓣綠彩點葉。外底心中央原本蓋印有菱形的釉上紅彩商號款印,彩料已經脫落。從胎釉特徵與裝飾作風判斷,推測該件作品應為日本瀨戶窯製品,年代約在二次大戰期間。金黃色閃光釉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燒成溫度約攝氏七、八百度,施在白色釉藥上,會產生一種閃光的效果。日本Noritake陶瓷公司在明治時期已經大量生產裝飾閃光釉的西洋式餐具,外銷歐洲。該件作品碗式明顯是針對華人餐具市場的造型,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採用的新式釉藥閃光釉,應是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文獻: 

1.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尺寸: 

長度(X軸):12cm。寬度(Y軸):12cm。高度(Z軸):5cm。直徑:12cm。

材質: 

陶瓷

檔案分類: 

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關鍵字: 

彩瓷

關鍵字: 

閃光釉

關鍵字: 

團花紋

關鍵字: 

瀨戶美濃窯

重量: 

重量:181.3g

作者
資料撰寫: 
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26(日本時代-昭和時期)~1965(二戰後初期)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日本 瀨戶美濃
識別碼
2009.013.0360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