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王史二氏墓誌銘稿卷
作者
黃庭堅
|
典藏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件卷軸是將十一世紀中國北宋時代的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為兩個不同人物分別題寫的墓誌銘的草稿裝裱為一卷而成。墓誌銘是指書寫或雕刻於石板或者金屬板上,埋入逝者墓葬中,講述逝者生平及事蹟的文章。
第一件書法講述了名為王潨之人的生平。王潨是黃庭堅的母親一方的姻親,生有七子三女。黃庭堅就是受王潨之子王楙的委託而題寫了這件墓誌銘,其中還講述了王潨一族世世代代負責村裡的葬禮和祭祀活動,因此頗具威望。
第二件是名為史扶之人的墓誌銘草稿。史扶自幼家貧,為了考取功名而多次赴考,但始終名落孫山。在他閉門不出發奮讀書時,當地官員家的子弟開始向他支付月酬,請其教授學問。據說史扶尤為擅長作詩,備受周圍人讚譽。
黃庭堅儘管在二十三歲時就通過了科舉考試,但卻因不幸捲入政治鬥爭而不斷被貶。鍾愛學問與文藝的他師從當時的著名文學家蘇軾,並被視為蘇軾的得意門徒之一。這兩件書法作品根據逝者的埋葬時期,可知分別為黃庭堅在四十二歲和五十五歲時題寫。兩件作品中都有很多對文章加以推敲修改的痕跡,從中可以看出黃庭堅平時的運筆方式以及伴隨年齡增長其書法風格的變化。卷軸前後均題寫著歷代收藏者與鑒賞者的鑒賞記錄,並蓋了很多印章,由此可知這件作品自古以來備受珍視。
第一件書法講述了名為王潨之人的生平。王潨是黃庭堅的母親一方的姻親,生有七子三女。黃庭堅就是受王潨之子王楙的委託而題寫了這件墓誌銘,其中還講述了王潨一族世世代代負責村裡的葬禮和祭祀活動,因此頗具威望。
第二件是名為史扶之人的墓誌銘草稿。史扶自幼家貧,為了考取功名而多次赴考,但始終名落孫山。在他閉門不出發奮讀書時,當地官員家的子弟開始向他支付月酬,請其教授學問。據說史扶尤為擅長作詩,備受周圍人讚譽。
黃庭堅儘管在二十三歲時就通過了科舉考試,但卻因不幸捲入政治鬥爭而不斷被貶。鍾愛學問與文藝的他師從當時的著名文學家蘇軾,並被視為蘇軾的得意門徒之一。這兩件書法作品根據逝者的埋葬時期,可知分別為黃庭堅在四十二歲和五十五歲時題寫。兩件作品中都有很多對文章加以推敲修改的痕跡,從中可以看出黃庭堅平時的運筆方式以及伴隨年齡增長其書法風格的變化。卷軸前後均題寫著歷代收藏者與鑒賞者的鑒賞記錄,並蓋了很多印章,由此可知這件作品自古以來備受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