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種—眼斑擬石首魚

入侵種—眼斑擬石首魚

典藏者
邵廣昭
本種魚是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下的唯一的一種。體型狀如紡錘,頗像中國產大黃魚、黃姑魚,惟體色微紅,尾部有數圓形黑斑。體延長而側扁,尾柄略長。口下位,前端圓鈍,口裂向後延伸至眼後緣。體色銀灰,腹部銀白;各鰭淡色,或微黃;尾柄後上緣具一深色斑點。

生態習性:
牠中英俗名的由來和其他的石首魚一樣,是因為鰾可以發出有如擊鼓的聲音。牠主要棲息於沿岸淺海的泥沙底海域,包括河口、海灣、沙底、泥灘、海草床、牡蠣底和大陸棚水域。年輕的紅鼓魚主要棲息在河口和淺海水域,捕食小甲殼類動物和海洋蠕蟲,直至三至四歲再進入開闊的沿海水域。成魚主要以以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壽命可長達50年。因為牠貪食、成長快、適應力強,適溫範圍從39-93° F(4-34°C),鹽度範圍從淡水到高達50ppt,因此對於其他魚種深具威脅性,已被列為海水入侵種之一。牠的主要掠食者就是人類丶魚鷹和大型魚類。尾柄上明顯的圓黑斑,有如眼睛可以用來混淆掠食者的攻擊。在大西洋的產卵期通常在8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產卵過程中會發出典型的鼓點噪音。雌魚每季可產生1.5-2百萬顆卵。

棲地分布:
美國紅魚原產於美國東海岸,從麻薩諸塞至南佛羅里達,沿墨西哥灣北岸由佛羅里達至德克薩斯州,南下至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1987年臺灣水產試驗所由德州引進受精卵,1989年繁殖成功。中國大陸,於1991年由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再由德州引進,1995繁殖成功後全國推廣,迄今在大陸沿海各省皆有養殖場。而由養殖場逃逸或是宗教團體放生的紅鼓魚,應已形成了野生族群,成為海水入侵魚種。

入侵種:
紅鼓魚原來是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商業漁獲及頗受歡迎的休憩遊釣的魚種。但是在過度捕撈的壓力之下,其野外的族群資源量大減。1970年代末期開始實施了各種限漁的管制措施,例如魚體大小和捕獲量的管制,在有些地區甚至不准商業捕撈。後來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開始發展水產養殖技術。養殖成功並予推廣之後,迄今已擴展到全球許多國家,成為重要的商業養殖魚類。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入侵種—眼斑擬石首魚
其他名稱
典藏者
邵廣昭
內容描述

本種魚是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下的唯一的一種。體型狀如紡錘,頗像中國產大黃魚、黃姑魚,惟體色微紅,尾部有數圓形黑斑。體延長而側扁,尾柄略長。口下位,前端圓鈍,口裂向後延伸至眼後緣。體色銀灰,腹部銀白;各鰭淡色,或微黃;尾柄後上緣具一深色斑點。

生態習性:
牠中英俗名的由來和其他的石首魚一樣,是因為鰾可以發出有如擊鼓的聲音。牠主要棲息於沿岸淺海的泥沙底海域,包括河口、海灣、沙底、泥灘、海草床、牡蠣底和大陸棚水域。年輕的紅鼓魚主要棲息在河口和淺海水域,捕食小甲殼類動物和海洋蠕蟲,直至三至四歲再進入開闊的沿海水域。成魚主要以以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壽命可長達50年。因為牠貪食、成長快、適應力強,適溫範圍從39-93° F(4-34°C),鹽度範圍從淡水到高達50ppt,因此對於其他魚種深具威脅性,已被列為海水入侵種之一。牠的主要掠食者就是人類丶魚鷹和大型魚類。尾柄上明顯的圓黑斑,有如眼睛可以用來混淆掠食者的攻擊。在大西洋的產卵期通常在8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產卵過程中會發出典型的鼓點噪音。雌魚每季可產生1.5-2百萬顆卵。

棲地分布:
美國紅魚原產於美國東海岸,從麻薩諸塞至南佛羅里達,沿墨西哥灣北岸由佛羅里達至德克薩斯州,南下至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1987年臺灣水產試驗所由德州引進受精卵,1989年繁殖成功。中國大陸,於1991年由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再由德州引進,1995繁殖成功後全國推廣,迄今在大陸沿海各省皆有養殖場。而由養殖場逃逸或是宗教團體放生的紅鼓魚,應已形成了野生族群,成為海水入侵魚種。

入侵種:
紅鼓魚原來是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商業漁獲及頗受歡迎的休憩遊釣的魚種。但是在過度捕撈的壓力之下,其野外的族群資源量大減。1970年代末期開始實施了各種限漁的管制措施,例如魚體大小和捕獲量的管制,在有些地區甚至不准商業捕撈。後來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開始發展水產養殖技術。養殖成功並予推廣之後,迄今已擴展到全球許多國家,成為重要的商業養殖魚類。

以上資料引用自《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物件類別
照片
創建時間
拍攝時間: 
2003.12.24
識別碼
BRCM 972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