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馬

三彩馬

典藏者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三彩馬》(館藏編號h0000030),此件唐代三彩馬直立於平板上,頭略向左偏,低首靜立,姿態優雅。頭前馬鬃分纓,頸背鬃毛梳剪整齊,馬首配戴絡頭,額飾當盧,攀胸及鞧帶均有鈴鐺及杏葉飾物,馬背配鞍,其上舖有毛毯,縛尾上翹,裝飾極為華麗,馬身整體施以黃褐釉,馬具、垂飾、鞍褥等以綠釉為主,馬鬃殘留白釉,馬尾則無釉,釉色鮮麗,整體比例正確,體型健碩勻稱、四肢細挺有力,適切表現其雄偉英姿。此件為1956年經教育部撥交予本館典藏,原為中國河南博物院典藏文物,2010年經文化部公告為重要古物。此件為1956年經教育部撥交予本館典藏,為中國河南博物館舊藏文物,2010年經文化部公告為重要古物。 唐代盛行的三彩陶器是一種多彩陶器,常簡稱為唐三彩,主要用於隨葬。三彩陶器是以陶土作胎,先入窯素燒(約1100度),取出上釉,釉料包含各種著色劑和助熔劑,上釉完成後再進行第二次低溫燒製(約800度)。製作時常利用釉料流動特性,使不同色釉相互交融,呈現斑斕美感。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三彩馬
典藏者
國立歷史博物館
內容描述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三彩馬》(館藏編號h0000030),此件唐代三彩馬直立於平板上,頭略向左偏,低首靜立,姿態優雅。頭前馬鬃分纓,頸背鬃毛梳剪整齊,馬首配戴絡頭,額飾當盧,攀胸及鞧帶均有鈴鐺及杏葉飾物,馬背配鞍,其上舖有毛毯,縛尾上翹,裝飾極為華麗,馬身整體施以黃褐釉,馬具、垂飾、鞍褥等以綠釉為主,馬鬃殘留白釉,馬尾則無釉,釉色鮮麗,整體比例正確,體型健碩勻稱、四肢細挺有力,適切表現其雄偉英姿。此件為1956年經教育部撥交予本館典藏,原為中國河南博物院典藏文物,2010年經文化部公告為重要古物。此件為1956年經教育部撥交予本館典藏,為中國河南博物館舊藏文物,2010年經文化部公告為重要古物。 唐代盛行的三彩陶器是一種多彩陶器,常簡稱為唐三彩,主要用於隨葬。三彩陶器是以陶土作胎,先入窯素燒(約1100度),取出上釉,釉料包含各種著色劑和助熔劑,上釉完成後再進行第二次低溫燒製(約800度)。製作時常利用釉料流動特性,使不同色釉相互交融,呈現斑斕美感。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識別碼
h0000030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