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45個藏品
墾丁遺址
墾丁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墾丁史前遺址依目前的地理環境來說,位於石牛溪下游,離出海口處約700~1000公尺段的東側廣大河階緩坡地上。地質構造上,以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台地為主。遺址占地面積約10公頃。墾丁遺址最早在1930年,被宮本延人發現。隨後由宮本延人、移川子之藏和宮原敦等進行過3次發掘。
大坌坑遺址
大坌坑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早年附近居民經常在採竹筍的時候,挖掘到地層中埋藏的陶器、石器和骨骸等,也因此就蓋了一間小廟集中祭祀。1958年盛清沂先生發現後,始有「大坌坑遺址」的記錄。
三四溪駐在所
三四溪駐在所
葉柏強
三四溪駐在所於1922年3月設立,1925年開始,鑑於山區「蕃情」逐漸穩定,日方開始調整監視區域,裁撤部分駐在所及警備員,故於1930年8月遭到裁撤,因此拍攝於1933年的《東臺灣展望》書中並未提及三四溪駐在所。駐在所建築物位於谷側,在越嶺道的下方,遭裁撤後越道路路徑改變,新路切穿駐在所平台。
山風駐在所
山風駐在所
葉柏強
照片中左側窗戶上,有隻貓咪悠然地在舔著身子,現在駐在所建築已經全毀,僅剩一台地。當年山風駐在所的警察或施工的工匠中會不會有很虔誠的佛教徒在內?破風上面竟然有一個百萬塔!
卓麓駐在所
卓麓駐在所
葉柏強
桃林駐在所
桃林駐在所
葉柏強
多土袞駐在所
多土袞駐在所
葉柏強
沙敦駐在所
沙敦駐在所
葉柏強
拉古拉駐在所
拉古拉駐在所
葉柏強
土葛駐在所
土葛駐在所
葉柏強
〈ト─カツ駐在所〉,土葛駐在所,八通關越道路。
意西拉駐在所
意西拉駐在所
葉柏強
馬沙布駐在所
馬沙布駐在所
葉柏強
大水窟駐在所
大水窟駐在所
葉柏強
〈八通關越嶺道大水窟駐在所〉,拍攝年代在1922~1930年間,與《東臺灣展望》所收錄的照片兩張相較,駐在所的建築物、圍牆等顯然曾經改建過。
州廳界
州廳界
葉柏強
「得春醫院」藥瓶
「得春醫院」藥瓶
鄭玠甫
無色透明,瓶身有刻度與「得春醫院」字樣。 可查尋到的「得春醫院」分別位於南投及臺中市區,但根據與出土地的地緣關係,推測較有可能為位於南投的「得春醫院」。 南投:根據《臺灣民報》大正13年(1924)1月1日旬刊,可見「南投街四五九得春醫院 得春醫院齒科部 莊燈」的「謹賀新年」賀詞。
「羽鳥醫院」診所藥瓶
「羽鳥醫院」診所藥瓶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透明無色,口部栓蓋形制為填塞,斜肩、圓形橫斷面,側身陽印縱書「羽鳥醫院、100(瓶身有刻度)」字樣,應為診所用藥。
「禎祥醫院」藥瓶
「禎祥醫院」藥瓶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為窄口短頸圓肩瓶,透明、體部橫斷面呈橢圓形,栓蓋形式為填塞,二體側自肩部向下各有三組一長兩短之平行橫線,應為用於量測內容物多寡的刻度。左側刻度第一長線與短線間有數字30。二刻度間見縱書文字「禎祥醫院」,底部縱書「南北」。
「江原耳鼻咽喉科」診所藥瓶
「江原耳鼻咽喉科」診所藥瓶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橄欖綠色,口部栓蓋形制為填塞、斜肩、圓形橫斷面,側身、底部陽印縱書「江原耳鼻咽喉科醫院、100(瓶身有刻度)」字樣。據昭和17年(1934)《東台灣新報》廣告版,於當時於花蓮港黑金通街開業。
海狗鞭健腎丸
海狗鞭健腎丸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短頸角肩平,透明,體部橫斷面呈方角形,栓蓋形式為填塞,體部正面見陽紋縱書「海狗鞭健腎丸」,左面由上而下陽紋橫書「香港」、陽紋縱書「天壽堂藥行製」,右面陽紋縱書二行「TIENSAUTONG、HONGKONG」等字樣。
施德之藥廠
施德之藥廠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窄口長頸圓肩瓶,綠色,體部橫斷面呈圓形,栓蓋形式為填塞,器底見陽紋縱書「施德之」、陽紋橫書「真貨」。器口見木塞。19世紀後半,隨著通商口岸的開放,西方醫療技術隨著傳教士的深入而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隨之而來的是各大小醫院的設立,對西藥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仁丹
仁丹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透明無色,口部栓蓋形制為外蓋(螺旋紋),廣肩、變形橫斷面,底部陽印橫書「JIN TAN、有字不明」字樣,即「森下仁丹」。1893年森下博於大版市創立「森下南陽堂」,1905年開始販售仁丹(赤大粒),改名「森下博藥房」,1935年商號變更為「株式会社森下商店」,1936年成立「森下仁丹株式会社」。
虎光標大光油
虎光標大光油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廣口角肩罐,體部橫斷面呈六邊形,綠色,栓蓋形式為螺旋外蓋。底部見簡筆奔跑老虎圖,圖左下方有雙弧線,內包一「光」字;體部每一面皆有單一文字,由右自左為:虎、光、標、大、光、油。
純人蔘精腦
純人蔘精腦
鄭玠甫博士
無色透明,瓶身有「純人蔘精腦」、「朝鮮製藥合資會社」。
征露丸
征露丸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
花岡山出土「征露丸」:橄欖綠色,口部栓蓋形制為填塞,廣肩、橢圓形橫斷面,側身、陽印縱書「関東陸軍倉庫、ワレオリート」字樣。推測此為「関東陸軍」自製,其另有名稱為「クレオソート丸」,俗稱「征露丸」,二次大戰後改稱「正露丸」,是當時日本陸軍將兵攜帶的常備必需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