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42617個藏品
Aster taiwanensis Kitam._標本_BRCM 5346
Aster taiwanensis Kitam._標本_BRCM 5346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Alysicarpus rugosus (Willd.) DC._標本_BRCM 5986
Alysicarpus rugosus (Willd.) DC._標本_BRCM 5986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構樹標本_BRCM 519
構樹標本_BRCM 519
University of Florida
美國_採集水丁香屬植物_BRCM 3431
美國_採集水丁香屬植物_BRCM 3431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2003.07.09 彭鏡毅老師於美國喬治亞州(State of Georgia)採集水丁香屬植物。
藤枝秋海棠標本_BRCM 2526
藤枝秋海棠標本_BRCM 2526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藤枝秋海棠標本_BRCM 2525
藤枝秋海棠標本_BRCM 2525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台灣動物資源資料庫建立研討會
台灣動物資源資料庫建立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 (IUBS) 會員大會
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 (IUBS) 會員大會
邵廣昭
前排左起:郭光雄、郭宗德、IUBS主席、羅銅壁、周昌弘。 後排左一:邵廣昭、後排右一:李家維、後排右二:彭鏡毅。
中美「台灣植物地理與資料庫」研討會
中美「台灣植物地理與資料庫」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IPMB)
夏威夷田野調查
夏威夷田野調查
鍾國芳
鍾國芳副研究員於2018年6月赴夏威夷採集構樹,參訪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的aboriginal study center。
日本IOPB研討會
日本IOPB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左起 : 彭鏡毅、Motomi Ito 伊藤元己、Akiko Soejima 副島顯子幻燈片數位化
石印觀音媽軸
石印觀音媽軸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觀音媽聯(或稱觀音媽彩、神明彩仔)是供奉在廳堂的大型神禡。觀音媽聯通常分為二到三層,觀音居最上層,由善財、龍女旁侍;中段為媽祖,由香火女、執扇侍女或千里眼及順風耳旁侍,有些觀音媽聯還加上關公,由關平、周倉旁侍;下層則為司命灶君與福德正神的坐像。
萬那杜葉織蓆 Mat in Vanuatu
萬那杜葉織蓆 Mat in Vanuatu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女性使用的蓆子,由露兜樹葉編織而成。紅色的印花圖案是由植物根皮染製而成,邊緣有磨損。這是女性用於特殊場合(特別是婚禮)的衣飾物(qan vivi),或是作為女人在婚禮中高舉過頭用於遮蔽的草蓆(qan hunhuni),蓆面的花紋是月亮(vule)。蓆子也是萬那杜的區域地方貨幣。
赴美國參與研究及教育用環境感測網路:建構全球湖泊與珊瑚礁遙測網及能力建設會議
赴美國參與研究及教育用環境感測網路:建構全球湖泊與珊瑚礁遙測網及能力建設會議
邵廣昭
會後順道參訪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的Birch Aquarium。
台灣生物多樣性願景國際研討會_參訪鴛鴦湖自然保留區
台灣生物多樣性願景國際研討會_參訪鴛鴦湖自然保留區
鍾國芳
站姿左一:賀端華、左二:周昌弘、左三:Peter H. Raven、左四:Ebbe S. Nielsen、左五:Nancy Knowlton、左七:吳仲義 蹲姿左一:劉小如、左二:彭鏡毅幻燈片數位化
亞太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國際學術研討會
亞太地區珍稀瀕危植物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會後參訪梅峰。 研討會主辦單位 :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IPMB)幻燈片數位化
《臺灣魚類誌》—封面及內容簡介
《臺灣魚類誌》—封面及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審稿者:William Neil Eschmeyer 經費贊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構樹基因單倍型的地理分布
構樹基因單倍型的地理分布
鍾國芳
將不同的基因單型依照分布地區著色;日本:淡橘色,中國:黃色,臺灣:綠色,菲律賓:紫色,印尼:深藍色,近大洋洲:淺藍色,遠大洋洲:橘紅色。 由圖中可以看出,臺灣、中國與中南半島有絕大多數的基因單倍型,為構樹遺傳多樣性中心,極有可能為構樹的原生地。
構樹採集
構樹採集
鍾國芳
為了瞭解構樹在原生地區中的遺傳變異,必須在臺灣、中國以及中南半島一帶等構樹的原生地取得足夠的樣本以便分析;另一方面,為了找出太平洋構樹的來源,研究團隊也收集了來自太平洋各島嶼的構樹樣本。地圖上標示的數字為採集樣本數,棕色表示構樹原生地區,紅色為太平洋地區標示,日本則為淺棕色。
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基因單型
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基因單型
鍾國芳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樣本中,一株帶有cp-17、兩株帶有cp-34。
構樹葉綠體 ndhF-rpl32  基因單型網狀圖
構樹葉綠體 ndhF-rpl32 基因單型網狀圖
鍾國芳
各基因單型 (haplotype) 以不同色系表示,並標上編號1-48,跨號中的數字為樣本數,圓圈的大小與樣本數成比例,圓圈越大表示攜有該基因單型的樣本越多,小於10的樣本數未標示。出現在臺灣的基因單型以虛線表示,方形則表示該基因單型為特有基因單型 (unique haplotype)。
第二屆國際生命條碼學術會議暨東亞區域性合作會議
第二屆國際生命條碼學術會議暨東亞區域性合作會議
邵廣昭
國際生命條碼會議是自從2003年發表生命條碼第一篇報告之後很重要的國際會議,大約每2–3年舉辦一次,邵廣昭因為在魚類生命條碼方面的研究領先國際,所以很早就受邀出席生命條碼的國際會議,並委請主辦在台北中研院舉行的第二屆大會,共有400多名學者出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