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81個藏品
青花線紋碗
青花線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斜弧壁,碗底較淺而寬,近底處略作方折,帶圈足碗。採壓模成形、青花鈷料裝飾之後高溫施釉燒製而成。採疊燒技術工藝,碗心留下一道澀圈。全器除圈足與澀圈之外滿釉。碗內壁素面無紋,碗外壁口緣與近底處裝飾兩組青花雙線弦紋。碗底有後加的朱紅色花押圖案,作用不明。從胎釉特徵判斷,屬於臺灣中部窯製品。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彩繪古木梅花紋綠釉碗
彩繪古木梅花紋綠釉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戰後初期家庭常見之釉下多彩瓷碗。微侈口、弧壁、帶圈足碗。比起同時期其他常見之敞口、弧壁寬腹的帶圈足碗,器形較為清瘦小巧。以模具成形,碗外器壁下方模印環形蓮瓣刻紋,圈足以外,全器滿釉,底足刮釉露胎處潔白細緻。內壁素面無紋,外器壁一側以朱、綠、褐、白顏料釉下彩繪古木梅花紋,沒骨寫意筆法純熟自然。
描金上繪花草紋小杯
描金上繪花草紋小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典型的日本清酒小盅(杯)。壁薄,器形圓唇略外翻,斜壁外侈圓弧折腹,接矮圈足,製作精美。通體施釉,足心滿釉,圈足剖面呈三角形,足尖平圓抹釉,壓模製作。胚體胎土潔白清脆,瓷化程度高,釉色透明,施釉均勻。杯口唇與圈足上緣各有一道描金線圈,杯面對稱處各以釉上描金鉤邊花卉,內填紅色彩。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淡藍釉金魚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金魚紋、扇貝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水波和水草紋,描寫金魚在水中悠然遊走的情景,外器壁近底處裝飾一圈回紋。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藍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
彩瓷黃閃光釉花鳥紋碗
彩瓷黃閃光釉花鳥紋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彩瓷碗以模製成形,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胎白堅硬。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淡藍釉飛鳥紋淡青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微侈,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器面素面無紋,外器壁口沿部分飾以一道蓆紋,器腹主要紋飾為飛鳥紋與扇紋,並在旁邊淺浮雕印花葉紋,近底處一圈回紋帶。全器施以淡藍色透明釉,器口塗上一道較深的青釉,使色彩富於變化。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釉。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製品,當時流行的飯碗樣式。
青花游聚樂文字紋大碗
青花游聚樂文字紋大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青花游聚樂文字紋大碗。日本大正昭和年代製品。胎體潔白青脆,高溫瓷器,施透明釉,略泛白,足心滿釉,研判是瀨戶燒。於二戰末期日本國實施統制經濟時期,曾見留有「品8」之統治編號的同形製品,顯見是瀨戶市品野地區大量製作的器物。
長方板單面雕三十三枚糕印
長方板單面雕三十三枚糕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條板單面陰雕三十三枚糕印模。用於製作年節期間紅白兩色的糕仔粒,一次可製作三十三顆,可見製作出來的糕點體積相當精緻小巧。印模型制有葫蘆、仙桃、梅花、菊花、柿蒂等。此模具背後有「協勝」字樣,應為店舖名,故此物原屬糕餅店家所有,用於製作年節與生命禮俗時所需糕品。
長條板單面雕九圓花糕印
長條板單面雕九圓花糕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條板單面雕九枚圓花型糕印模,每個印模挖小圓,邊緣雕刻半圓形花邊,內底刻有「狀」、「元」、「拜」、「相」、「全」等單字,文字與文字之間以柿花、桃花、蘭花、竹葉紋穿插其中。本件一次可壓印九枚小圓花型糕,多作為生命禮俗祭祀用糕點。
長條板單面雕八圓花糕印
長條板單面雕八圓花糕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長條板單面雕八圓糕印,印模呈圓形,外框雕刻為小花瓣狀,內底雕刻柿蒂紋,取其象徵事事如意。本件一次可製作八個小圓形糕點。
三色毛質桃形彩繡披肩
三色毛質桃形彩繡披肩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這件披肩(圍涎)是嬰幼兒的口水兜,搭配精美刺繡的禮服款式,由九塊繡片組成的披肩,以左右對稱的壽桃、如意造型為主體,紅色毛料的壽桃繡片上繡有花鳥、八卦、卍字、松、竹、盤長紋等寓有長壽、吉祥之意的紋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