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個藏品
石蛙
石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斑駁的灰黃褐色,表面微受風化。呈四足蜷縮的伏蛙形,縫狀口,口上有圓穴形鼻孔一對,鼻上前部浮刻月牙形隆起一道,因風化全形不詳。圓圈眼,眉浮雕,身軀肥壯,腹膨碩。前足縮折於項側下,五爪陰紋,四向外彎,一向內彎;後足收束折疊於臀後,微踮,有將躍起之勢,形象生動。
石蟬
石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全體作蟬形,兩翼斂下,目突出,隱約可見吻部,雕刻簡單而神似。頭與身分界處有弦紋二,背部另有一三角紋。底部約略雕出腹部形狀,有兩道平行突稜,應以利安放。
刻劃獸骨
刻劃獸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十八年第三次殷墟發掘所得,在一塊牛骨上剤劃了許多動物的形象,儼然一幅寫生圖,圖中有一隻老虎和一隻大象,大象肚子還懷著一隻小象,肚子下面還有一隻小鹿,襯托出象的高大。這一骨版真可說是殷人刻劃的精品。
石對尾雙伏獸
石對尾雙伏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扁長方形,上下平,造型左右對稱,為兩臀部相連的伏獸,兩獸形態與紋飾相同,其間有凹線一道作為分界。伏獸身軀略作方形,背部滿刻紋飾,為一對卷尾夔龍。頭作弧狀,凸出器外。口大,位於器前端,齒牙如鋸,吻部上段刻有龍紋及蟲紋。鼻上卷,方眼鉤眉,均與背部在同一平面,僅略凸起。伏獸有四足,帶爪。
石虎首
石虎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造型前後長,左右窄,由五官特徵看,應為虎首。背後有一寬凹槽,上方橫切一塊,顯示本器與 T 字形斷面的木結構相接。以立雕技法雕出輪廓及耳、鼻、口、齒等,再以凸線勾勒眼部。
大理石龜形立雕
大理石龜形立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灰白色大理石龜形雕。保存完整,惟部份表面風化以致磨面脫落。底面染紅色。伏龜形,頸尾,四足皆伸出甲外,四足皆向前曲(如龜之通常姿態)。尾向左彎,頗寫真,由鼻尖至尾尖起一貫通全身之中脊將龜分為相對稱之左右兩半。
帶刻辭鹿頭骨
帶刻辭鹿頭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一鹿頭骨,刻有甲骨文14字,字體風格與R041038相同。記載殷王田獵的事,包含了田獵的時間和地點。可能田獵獲鹿,就把相關的事刻在鹿頭上。
帶刻辭鹿頭骨
帶刻辭鹿頭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為一鹿頭骨,刻有甲骨文15字,字體風格與R041039相同。記載殷王征討方國後,回程在蒿地田獵,獲得獵物祭祀文武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