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52個藏品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畫像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畫像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長相令人生畏,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掌管災疫與刑罰的守護神。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繪本西遊記》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繪本西遊記》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此為成書於昭和二十五年(1950)由湯館吉夫撰文、水島二防夫繪製的繪本—《繪本西遊記》。書內以清新寫意的工筆,生動雋永的文字,敘說偷摘蟠桃又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被二郎星君追捕制伏的故事情節。
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本草綱目》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
Wikimedia Commons
《山海經》中的西王母,「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有著神獸型態的氏族之神。
《桃太郎寶藏入》
《桃太郎寶藏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由夷福山人編撰的《桃太郎寶藏入》封面。
《桃太郎寶藏入》
《桃太郎寶藏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由夷福山人編撰的《桃太郎寶藏入》內頁。
《桃太郎寶藏入》
《桃太郎寶藏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由夷福山人編撰的《桃太郎寶藏入》內頁。
《桃太郎寶藏入》
《桃太郎寶藏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由夷福山人編撰的《桃太郎寶藏入》內頁。
《古事記》的「黃泉之國」(黃泉の国)
《古事記》的「黃泉之國」(黃泉の国)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伊邪那美命見黃泉國士兵全軍潰敗,於是親自出馬,伊邪那岐命推來一顆巨大且沉重的巨石擋在黃泉入口處的路中央,阻擋伊邪那美命再往前進。伊邪那美命忿忿然地說:「你這般對我。我將每天殺你千名子民。」伊邪那岐命覆之:「我就每天建造一千五百個產房去孕育我的子民。
《桃太郎寶藏入》
《桃太郎寶藏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由夷福山人編撰的《桃太郎寶藏入》內頁。
岩崎常正《本草圖譜》
岩崎常正《本草圖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文政11年(1828)所編著《本草圖譜》,費時數年,親自至山野考察採集,依據實物描繪,細膩精緻地記載約2000種植物,書中詳細記錄多種桃類,瑰麗華美,其中包括王母桃。
岩崎常正《本草圖譜》
岩崎常正《本草圖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文政11年(1828)所編著《本草圖譜》,費時數年,親自至山野考察採集,依據實物描繪,細膩精緻地記載約2000種植物,書中詳細記錄多種桃類,瑰麗華美,其中包括王母桃。
〈黛山樵唱〉
〈黛山樵唱〉
國立臺灣文學館
民間文學中的歌謠傳唱對象不分男女老少,有遊戲兒歌、愛情歌、採茶歌等各式類型。藉由曲調、平易近人的詞語深入民間生活,更可從詞中一探當代的流行文化。歌謠的收集始於1927年《臺灣藝苑》連載的〈台灣國風〉。陸續有1930年《三六九小報》的〈黛山樵唱〉專欄、《臺灣新民報》的〈歌謠零拾〉專欄等。
《臺灣民間文學集》
《臺灣民間文學集》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民間文學集》 於1936年6月13日由臺灣文藝協會發行、臺灣新文學社販售。封面由陳澄波繪製。內容收錄朱鋒、守愚、黃石輝、賴和、愁洞、黃得時及李獻璋等於臺灣各地採集之民歌、童謠、謎語、故事等。
〈善訟的人的故事〉
〈善訟的人的故事〉
國立臺灣文學館
〈善訟的人的故事〉是賴和(懶雲)於彰化採集之民間故事,後改寫並收錄在《臺灣民間文學集》中。本篇講述貧困百姓受地主欺壓,善訟的林先生挺身為百姓寫訴狀,求得勝訴之事跡。通篇展現強烈的民間對抗不公的意識。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
國立臺灣文學館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原語實錄臺灣高砂族傳說集)於1935年12月由刀江書院出版。內容係臺北帝大言語學研究室於1930至1932年間於原住民族部落採集神話傳說的成果,類型則涵蓋人類起源、部落英雄、洪水等傳說型態。
〈媽祖的廢親〉
〈媽祖的廢親〉
國立臺灣文學館
〈媽祖的廢親〉係朱點人根據民間流傳的故事加以改寫而成,收錄於李獻璋編輯《臺灣民間故事集》;故事描述媽祖與保生大帝之間的愛恨情仇。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吳守禮家屬捐贈 藏品登錄號│NMTL20090490486
《臺灣故事風俗歌》
《臺灣故事風俗歌》
國立臺灣文學館
歌仔冊《臺灣故事風俗歌》係由臺中瑞成書局於1934年發行,內容描述說書人搭火車遊歷臺灣的旅程,並介紹各地風土民情。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黃得時捐贈 藏品登錄號|NMTL20100020473
《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第貳卷)》封面
《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第貳卷)》封面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為1901年成立的政府機關,目的是為了解臺灣民間慣習,以制定相關統治政策。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組織分為二個部,第一部負責「與公私法相關舊慣」、第二部為「與農工商經濟相關舊慣」。
 《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第貳卷)》
《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第貳卷)》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為1901年成立的政府機關,目的是為了解臺灣民間慣習,以制定相關統治政策。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組織分為二個部,第一部負責「與公私法相關舊慣」、第二部為「與農工商經濟相關舊慣」。
《臺灣情歌集》
《臺灣情歌集》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情歌集》為中國大陸人謝雲聲,於1928年編輯的閩南語情歌集,收錄臺灣流行的山歌、採茶歌、褒歌。藉由民間文學口傳的特性加上歌仔冊的興盛,讓從未到訪過臺灣的作者,能將臺灣流傳到福建沿海地區歌謠,編輯後於中國大陸發行。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吳守禮家屬捐贈
《第一線》目錄
《第一線》目錄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35/01/06《第一線》期刊推出「臺灣民間故事特輯」,特意不選擇由中國大陸流傳過來的故事,而是由毓文、李獻璋、黃瓊華、蔡德音等蒐錄之「臺灣原生」傳說與故事。本輯引發民間故事整理論爭,例如民間故事是否過於迷信?該原文採錄或稍加改作等。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國立臺灣文學館
版畫「天上聖母」為宮田彌太朗所繪製,刊載於1937年1月發行的《媽祖》第11冊。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藏品登錄號│NMTL20160370011
《CHA̍P-HĀNG KOÁN-KIÀN 十項管見》
《CHA̍P-HĀNG KOÁN-KIÀN 十項管見》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全書由蔡培火以白話字撰寫,深入論述臺灣的社會議題,內容包括「我所看的台灣」、「新台灣與羅馬字的關係」、「論社會生活的意義」、「論漢人特有的性質」、「文明跟野蠻的分別」、「論女子的事情」、「論活命」、「論仁愛」、「論健康」、「論錢銀的事情」,是日本時代唯一一本議論性的散文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