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36個藏品
陳達請人代寫的告訴狀
陳達請人代寫的告訴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1
1981年4月10日,陳達去世前一天,他還請人代寫告訴狀控告盧寶,但此告訴狀並未及寄出。
陳達的戶籍謄本
陳達的戶籍謄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達的戶籍謄本中記載著他在1951年9月29日從臺東遷至恆春鎮砂尾路,當時他正與盧寶同居。
陳達 存證信函影本
陳達 存證信函影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盧寶發給陳達的存證信函影本。
許常惠與陳達之合影
許常惠與陳達之合影
財團法人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
1970年代,許常惠再訪陳達之留影。
吳榮順與張錦貴於港仔村錄音
吳榮順與張錦貴於港仔村錄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吳榮順(左)與張錦貴(右)於港仔村錄音。
閩南福佬民歌
閩南福佬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閩南福佬歌謠,內容包括(A面)《牛母伴》、《外江小調》、《思想起》、《花蓮港阿美族番調》、《四句春》等,以及(B面)《雪梅調》、《五孔小調》、《牛母調》、《雜念調》、《阿美族民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等。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老婦人所唱的歌謠,呂炳川教授只錄了二段,其中演唱者重複唱了一遍。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人的歌唱,這首歌呂炳川教授錄了三段,第一段是領唱,由一人先唱出一段16拍子的旋律,然後眾人接著也應和著唱出相同的旋律,並且加上一點高音的變化加花,以及不甚清楚的持續低音唱法,形成多音性的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人所唱的歌謠,整首歌曲主要由二段旋律所構成,演唱者重複唱了一遍,因此我們可以聽到的有四段旋律。這首歌曲非常著重於旋律線的起伏變化,但是拍節就顯得比較自由,不太適合舞蹈一起伴隨進行。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人所唱的戀愛歌唱,呂炳川教授錄了四段,其中旋律在第二次重複歌唱的時候,主題旋律及歌詞有一些變化及變型的歌唱表達。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男性的歌唱,由一人獨唱。這首屬於情歌類的歌謠,男女皆可唱,由於旋律優美動人,因此在排灣族內極為流行。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男性的歌唱,由一人獨唱。這首歌曲的旋律線優美而長緩,曲折變化的歌調抒情性很強。
排灣族歌謠
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排灣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小麥收穫歌》、《郊遊歌》、《砍樹葉歌》、《喝酒歌》、《遙望情人歌》等,以及(B面)《敬酒歌》、《爬樹歌》、《求情歌》、《求神歌》、《失戀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旭海村、高士村。
徐家駒_管樂風華
徐家駒_管樂風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9
李抱忱與屏東縣中小學音樂教員研習會全體一百三十人合影
李抱忱與屏東縣中小學音樂教員研習會全體一百三十人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9
1959年1月23日,屏東縣中小學音樂教員研習會最後一日,全體一百三十人合影,前排中坐者為李抱忱。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由婦女領唱、應唱,歌唱旋律很特別,但是整首曲子的進行音高及調子都不穩定,每次開始的音高都不一,從開始到第三次重複,音高低了小三度。也許是年長的老人不易控制正確的音高,而使得旋律有一些奇怪的變化。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這首歌先由婦女領唱,然後由男性長老領唱,群體以齊唱的方式來應唱的歌謠,與魯凱族勇士舞的歌謠旋律相同,顯現兩族音樂交流互動的一種文化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先領唱一段旋律,然後眾人加入應唱部分的時候,呈現卡農式的多音性及持續低音的歌唱現象。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由一位婦女先歌唱,然後大家再加入她所唱的旋律當中一起歌唱下去,應唱部分則由另一位男性長老重複歌唱領唱的旋律。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這是排灣族的勇士舞,是從前出征凱旋歸來的歌舞,目前這歌舞也經常出現在豐年祭或表演的場合當中。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排灣族所唱的歌謠,由婦女一人歌唱,邊唱邊哭,是一首喪禮當中或想念親人的哭歌。
結婚歡樂對唱歌
結婚歡樂對唱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高樹鄉青葉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首UNIU是在傳統式的魯凱婚禮當中演唱,族人們手牽手圍著圓圈,一面唱一面和著傳統的「四步舞」,一遍又一遍的為新人祝福,大家一起歡唱。歌詞的內容是即興的,變化必須依領唱者之唱詞為軸,再固定的加入無意義的齊頌。
懷念往事之歌
懷念往事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工作歌
工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工作時所唱的歌曲,內容敘述一對青年男女不約而同到山上工作,在路上相遇,女問男:「今天工作會累嗎?」男族人回答道:「因為我一面工作一面想念妳,所以不覺得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