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08個藏品
陽遮
陽遮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用稻草桿製成,對襟開的雨遮,肩上二塊是用十字編法,橫的是籐篾,修沿是倒插法,二塊各有一小圈。身有稻草幹,直的並排縫成,對襟開的上端有二根繩,用以穿時繫用。(小孩用)
編籃
編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底為四方角形,口沿圓形,籃底破損,已新修補。起底法為疏方格法,籃身下部為方格編法,上部為斜紋編法。修緣法為夾條紮法。底部以竹篾做成四方形,以附條打結逢紮法做成,竹篾之底,穿二藤條,置二藤耳。
負薪架
負薪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網袋
網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網袋為用白麻繩結成,其中另用黑色麻繩參雜使結成黑條花紋。在袋口以小籐編成十四個小圓圈穿縫在袋口,用以使繩子穿過,用時可使袋口收緊及張開。
項飾
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六枚長方形貝片及黑、白、籃小珠連串而成。貝片最大3.2cmX2.0cmX0.5cm。最小:2.5cmX0.9cmX0.4cm。兩側各有五孔相通,以便麻繩通過。貝片與貝片之間穿以小珠,麻繩於兩端合成一條,上繫有「乾隆通寶」字樣之銅錢,小銅鈴及一瑪瑙珠。
佩袋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袋以本色斜紋製成。正面分成四段。最外兩端為斜紋布,中間兩端的外緣有黃綠二色的絨線穗子。中間兩段,以黑色為底黃花紋,一段有等距離的四條紅條。袋的兩端有紅色的鑲邊(凌曼立1962:121,123)。
織機
織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余光弘先生認為此件織機與雅美傳統形式不符,推測很可能是由外地傳入,在紅頭村的藝品店或非當地織作者手中取得。(2004/11/15)
置物筐
置物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藤籃採斜紋編法,存放芋頭、地瓜、南瓜等根莖類食物。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部落領袖鐵手杖
部落領袖鐵手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末代領袖Unak Tafong(何有柯)出席部落重大祭典盛裝時穿著紅袍,同時頭戴大禮冠,手持此鐵手杖以進行儀式。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頭目羽毛籐帽
頭目羽毛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帽配羽毛為頭目日常的便帽,或是出席喪事場合戴,通常配麻色上衣,一般耆老只可以配戴未裝飾羽毛與豬牙的藤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普通的禮帽
普通的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頂較小型的禮帽為參加房屋落成、割稻後的祈福儀式、成年禮,或是參加族人的婚喪喜慶時穿戴,搭配竹手杖與黑長袍。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籐編飯盒
籐編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附有上蓋的藤編飯盒裝著農人們到田裡工作的糯米糰或米飯。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皮雨衣
皮雨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大張鹿皮製,一面黑,一面呈內皮原色,有皮質頸帶,衣中線上有二個補釘。
傳統雨衣
傳統雨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lisava草曬乾後穿繩編結而成,裡層可見結目,外層則結垂下長約18.0cm之草層層被覆。為排灣族傳統雨衣。
陶片(抵百葉社)
陶片(抵百葉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石雕板(排灣族的貴族)
石雕板(排灣族的貴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排灣人撒古流做。
陶片(流流社)
陶片(流流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理經工具
理經工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整經座一個、整經棒六支。
籐編珠寶盒
籐編珠寶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太平洋(菲IFUGAO族)
籐編珠寶盒
籐編珠寶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太平洋(菲IFUGAO族)
籐編高腳椰殼酒杯
籐編高腳椰殼酒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太平洋(菲IFUGAO族)
塗紅小木匙
塗紅小木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製紅漆部分脫落,背有一稜線匙部與柄端呈葉形,柄端微曲帶有一小孔。
塗紅大木匙
塗紅大木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製著紅漆背面有一稜線,匙部與柄末端呈葉形,柄末端微曲帶一小孔。
葫蘆(破)
葫蘆(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葫蘆連蒂,自頂端以下6.2cm處有一洞,洞長3.4cm,寬2.6cm,頸長12cm,自頸以下,逐漸粗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