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068個藏品
獵咒具
獵咒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Bi-ing (獵咒具)。 此為南澳泰雅人到山林設置陷阱所必須攜帶的靈性用具,此物器有山羊、山羌 、山豬、水鹿的尾巴串在一起,擺設陷阱的過程,配合獵咒具施以超自然之咒語,以感恩和敬畏的心,呼喚造物者的供給。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長背心
長背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近代卑南族男子的服飾組合多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再加上刺繡的綁腿褲;較年長者則穿布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袖上衣。從刺繡手法來看,卑南族以十字繡法裝飾在黑棉布上最為普遍,相當大部分為幾何圖形,最常見的是花草、菱形、三角以及四方紋等,而人形舞蹈紋則是卑南族特有的圖案,顏色以紅、白、紫色為主。
平埔賣契
平埔賣契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乾隆十二年倈閣社總頭目八系米那貓园干等立杜賣盡根斷契字】 立杜賣盡根斷契字人倈閣社全社族人代簽總頭目 八系米那貓园干①有承祖先遺下倈閣 社土地東至嘉志閣大墩腳為界西至西面山崗為界南至南勢山崗為界北至芒埔為 界四至界址分明今同族人商議有意遷讓托中保引與漢人謝昌仁謝永江張清九羅開 千湯子桂等官出首承買
巫師道具袋(附道具一件)
巫師道具袋(附道具一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Hmguc Srayan(巫師咒語法器)此物器為南澳泰雅人巫師做法時的法器。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男用披肩
男用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披肩一般在日常或工作時皆可穿用,有斜披或是前圍兩種穿法。此披肩上段縫有雙面織紋的飾帶,這樣形式的披肩則多在盛裝或是祭典的場合穿著,在製作上所需要的時間較長,難度也較高。
刀與鞘
刀與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Lalaw Mgaga(出草刀)。在日治之前的部落社會,一位獵人會有好幾把刀,其中一把就是獵首用刀,這種刀的特性,在於長且重,利於作戰時使用。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405):
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
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文物是部落領袖zingrur家屋內之祖靈柱mulitan,中研院民族所1956年收藏。因mulitan的文化內涵、雕刻藝術等具獨特而稀珍價值,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向文化部提報,於2012年核定為國寶。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原寸圖像輸出)。
排灣族雙管鼻笛
排灣族雙管鼻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排灣族雙管鼻笛已被認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排灣族平和村有百步蛇紋雕刻的雙管鼻笛又最具代表性。 排灣族的雙管鼻笛(raringdan)以北排灣Vutsul系統的平和村會吹奏的人數最多、鼻笛的形制最具代表性,且有關於鼻笛聲模仿頭目家祖先百步蛇以翹起的吻端發聲的傳說。
頁73《臺灣寫眞帖》
頁73《臺灣寫眞帖》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臺北公園兒玉將軍壽像《臺灣寫眞帖》
臺北公園兒玉將軍壽像《臺灣寫眞帖》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里瓏の甘蔗壓榨《臺灣寫眞帖》
里瓏の甘蔗壓榨《臺灣寫眞帖》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綁腿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綁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捐贈者姜勤珠女士為里漏部落人,善於製作傳統服飾,本館薦購里漏部落之男子成年禮、女子及巫師之新製服飾三套,亦為姜女士所製作。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上衣
阿美族里漏部落成巫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捐贈者姜勤珠女士為里漏部落人,善於製作傳統服飾,本館薦購里漏部落之男子成年禮、女子及巫師之新製服飾三套,亦為姜女士所製作。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披肩亦可視為肩飾,魯凱族的各種裝飾大致可分為頭飾、耳飾、肩飾、手飾、腰飾及腳飾等,除了增加美感之外,也和服飾一樣須配合身分地位來配戴。階級地位表現於配飾、衣服圖案及材料;成就地位則表現於頭飾及衣服圖案。圖案中以百合花飾最為特殊,代表了貞潔(女)及善於狩獵的勇士(男)。
貯穀籃
貯穀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Bahu 貯存小米的藤籃,此件的特點在於籃內另外再編織的一圈收口,這是較為少見的藤編。由形製來看,與過去婦女背負物品的藤籃(kiri)非常相似。為了使藤器更加耐用,族人都會採取煙燻的方式,讓燃燒的灰質、油質附著於藤器上,經過長期的煙燻與使用,便呈現出深褐色又具有微微的光澤。
腿飾
腿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性飾品歲時祭儀(跳舞時配帶)。此物件為多色琉璃珠、貝珠、銅鈕、銅鈴、苧麻所組成。主要做為腿布的裝飾。 (以上說明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6):
無袖長 上衣
無袖長 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Lukus Tuyuq 為男性之盛裝,平時不隨意穿著,於歲時祭儀、特別於新年祭Smatu/Smyatu時才穿著。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17-318):
珠裙
珠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Tawaq(女性裙片)。 此件珠裙是由上萬顆貝珠,再加上藍色琉璃珠,穿縫於苧麻織成的布料上,做工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23):
束髮珠串
束髮珠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Pga (女性飾品) 。此物件是由大量的貝珠、黑色與藍色的琉璃珠,透過苧麻細線串接而成。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2):
苧麻肩揹帶 (附弓箭型織具)
苧麻肩揹帶 (附弓箭型織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Wakin(肩揹帶、腰帶) 常用於男用的揹籃(雙肩揹帶)或是婦女的織布機(腰部固定支撐),使用苧麻線編成。本藏品的製作者WilangMawi先生採用的是家屋後方自種的苧麻,從照顧苧麻田開始,歷經採收、刮麻、搓麻繩等階段,累積一定質量的苧麻繩後,再同樣以自製的傳統弓箭編器編織而成。
耳璫
耳璫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飾物。泰雅語:Mayung papak(男用耳飾)男性飾品。本物件是為耳飾之用。本物件主要包含貝殼、苧麻。其中中之一的苧麻繩是經過編織後,再繫於貝飾的短柱上。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扇形耳璫
扇形耳璫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Piku(耳飾)(女性飾品)此物件包含貝殼、藍色琉璃珠、銅鈕、銅片、苧麻。做工極細緻,主要做為耳飾。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2):
肚兜
肚兜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 1.賽考列克:Nabus pila 2.澤奧利:Biyax Pila 胸兜是泰雅族人服飾的一部分,男女皆有,此件為男性用。 此件以塑料鈕釦做為裝飾,應該是用來替代貝殼,此外,綁帶也是使用細緻的編織帶製成。
香蕉絲製有袖上衣
香蕉絲製有袖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香蕉絲編織分布相當具區域性,從沖繩、台灣、菲律賓、印尼到太平洋諸島,而目前台灣僅存噶瑪蘭族仍保存此傳統技藝,因此相當重要,具特殊性與代表性。九年代隨著其族群正名運動,蕉絲織布變成其文化復振與創新經濟的主軸。族人就地取材,自香蕉樹的莖幹部份去肉皮,抽絲曬乾編製成布,再製成背袋和衣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