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5個藏品
日月潭邵族杵歌
日月潭邵族杵歌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日月潭邵族杵歌
日月潭邵族杵歌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日月潭邵族杵歌
日月潭邵族杵歌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吹箭
吹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箭筒上把手頭尾各有一隻豹形雕刻,並以以籐編織成帶狀,等距纏繞在箭筒上,共有三條環帶,另有二條在筒身下端作為裝飾.吹槍為深褐色,間隔有淺色環帶裝飾,淺帶上另有深色紋.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臺灣八景之一日月潭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臺灣八景之一日月潭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本物件為以日月潭為主題的明信片,正面為日月潭的彩色圖片,遠方為潭邊山巒,潭面有數塊沙洲。上方載有(臺灣八景ノ一)「日月潭」、「44 A view of Jitsugetsutan(one of the eight.
埔里社名勝水社日月潭
埔里社名勝水社日月潭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朝倉剝製所發行之多色印刷明信片,影像內容為一艘載有3人的獨木舟航行於日月潭上。
臺灣邵族「眼睛」發音
臺灣邵族「眼睛」發音
李筱峰
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是指會說南島語的民族,而南島語族是以使用語言來區分民族。南島語系有超過 1200種語言,全世界有3億8千萬人口為南島語族,是組成很複雜、異質性極高的的群體,但在文化上的關聯卻又十分緊密。
malidu-1
malidu-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邵語的螢火蟲為palidu,但在演唱祭歌的時候則唱成malidu,原因為何目前仍不詳;筆者認為祭典歌曲的演唱,有時為了強調神聖性,會將日常使用的某些詞產生音變,以區分於世俗性的生活用語。
angquhihi
angquhihi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二:樂曲為shmayla的第一首歌,通常有pariqaz的年祭,在每一天傍晚的演唱,都以這首曲子為起始;angquhihi分成快慢板兩種類型,慢板與快板的旋律曲調都相同,但慢板樂章較為長吟、自由,而快板旋律為配合舞蹈,節奏與拍節較為固定、規律。
malidu-2
malidu-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演唱背景同malidu-1,但此曲為快板樂章,演唱時,歌詞的前後句需與慢板對調。此曲節奏感較強,一般在歌唱malidu時需左右扭臀,歌唱'ulari'時需向右方大步跨行一步,由於童趣十足,組人歌唱此曲時,不免臉上掛滿著微笑。
kinashbanqanahi-1
kinashbanqanahi-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此曲同一個祭詞有快慢板之分,旋律進行變化差異不大,同樣的,曲調於快板樂章拍節較為規律,節奏感較強。曲詞大意為描述女性族人脖子掛著首飾、珠鍊,男性族人頭帶草環,來到祭場參與年節的慶祝活動。版本二:綁頭飾來跳舞。
inadutir
inadutir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樂曲描述一位邵族母親,肩上背著一個孩童,手中另抱一名幼童,提攜著下一代參加祭典。版本二:樂曲描述母親帶著孩童,歡喜參與年祭慶典的喜悅之情。影片隸屬於邵族傳統祭典音樂,為遵守非在祭典時間不得演唱的禁忌制約,非於農曆八月年紀期間,不得有公開播放的行為。
kinashbanqanahi-2
kinashbanqanahi-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此曲為快板樂章,曲詞大意同kinashbanqanahi-1。版本二:召喚族人,綁頭飾來跳舞。影片隸屬於邵族傳統祭典音樂,為遵守非在祭典時間不得演唱的禁忌制約,非於農曆八月年紀期間,不得有公開播放的行為。
hinishparitunirtur-3
hinishparitunirtur-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歌詞同hinishparitunirtur-1,但它是一首快板樂曲,族人以一字一音的syllabic 方式來演唱,通常圍觀的族人在外團打拍子,一邊助興,一邊刻意把拍節約打約快,歌唱時,族人常比賽著,哪一組能夠轉最快且使圍圈的人群不散落;曲詞除了有固定定骨幹音之外,族人也可以向上揚,
shimangqawnu
shimangqawnu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袁嫦娥女士曾表示此曲為拿木桶洗小腿的生活之歌,而石阿松先生則有不同的看法,他從「shimang qawnu」描述年輕人發明一種省力的「甩桶」可以讓稻穗輕輕鬆鬆去殼,為紀念這個聰明的發明所撰寫的歌謠。
hinishparitunirtur-1
hinishparitunirtur-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曲詞的詞意不詳,但耆老從唱詞a'a'擬態烏鴉的笑聲說明,這是一部邵族人學習漢人種稻,那不純熟的技術,使樹上的烏鴉看了都在嘲笑的情景。唱詞一共分成六大段,每一段都運用接頭、接尾的「頂真」方式,由於這種特殊的演唱方式,使得樂曲可以無終地、反覆式的循環演唱。
angqanusia
angqanusia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袁嫦娥女士曾表示,此曲為描述年祭期間,婦女穿戴著首飾跳舞,舞動的身軀發出陣陣香氣。另外,石阿松先生表示這是描述新米先給孩童嚐鮮的曲子,一般來說,新收割的粟米需要給小孩先嚐,孕婦不能食用之。版本二:詞意不明,但族人表示此曲為第一期稻作收割時,優先給小孩子嚐鮮之意。
penan penan
penan penan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樂曲十分簡短,句尾亦慣用邵族人習慣的四度下行音型作為結束。耆老表示,部落傳統協力建屋,男性取竹材,女性需在家編織牆面,編織得好看就稱為「pinan pin」,由這一句歌詞耆老表示此為描述傳統邵族人建屋的勞動歌謠。版本二:此描述邵族人協力蓋屋,女子要在家協助編織的情景。
hinishparitunirtur-2
hinishparitunirtur-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歌詞同hinishparitunirtur-1,都為慢板樂章,但旋律不相同,此由兩樂句所組成,它的特色在尾句的邵族忒有唱法,四度下行「re-la,la-mi」,旋律呼應著歌詞的頂真方式反覆演唱。版本二:邵族人學習漢人種植水稻,需用畚屐耕田,然而技術不熟練,樹上的烏鴉看到也在笑。
qanusia
qanusia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二:袁嫦娥女士曾表示此曲為拿木桶洗小腿的生活之歌,而石阿松先生則有不同的看法,他從「shimang qawnu」描述年輕人發明一種省力的「甩桶」可以讓稻穗輕輕鬆鬆去殼,為紀念這個聰明的發明所撰寫的歌謠。
shuria-1
shuria-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樂曲描述一位對邵族非常有貢獻的老頭目paytabu,過去的文獻,曾記錄許多老頭目paytabu(排大木)的英勇事蹟。
shuria-2
shuria-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樂曲描述一位對邵族非常有貢獻的老頭目paytabu,過去的文獻,曾記錄許多老頭目paytabu(排大木)的英勇事蹟。
tirhuqu
tirhuqu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二:這是一首年祭的快板樂曲,第一句歌詞運用了切分節奏,使拍節擁有長短等變化,歌唱此曲時,族人從「tirhuqu,tirquhu,tirquhu......
shuria-3
shuria-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唱背景:版本一、二:這是一首快板樂曲,當shuria演唱到快板樂章時,通常會以「hipara」為曲詞的開頭,它的特色在於第五句歌詞中,旋律曲調迥異於前四句,且在唱到「si si」兩字時,需左、右腳各用力踏一步。快板樂曲,唱詞同樣使用頂真的手法,能使族人能不間斷地邊唱邊快速跳躍、舞動、旋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