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8個藏品
謝籃
謝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謝籃又名籮閣、盛籃、禮籃等,尺寸大小不一,可用在祭拜、結婚、祝壽等場合,以放置香燭、麵線、檳榔、糖果、或牲禮等。大型謝籃主要用在結婚、祭神;中型謝籃用於議婚、送日子;小型謝籃用以招待賓客檳榔、香煙。
白棉質立領大襟衫
白棉質立領大襟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服裝是簡單的白色棉布製作的大襟衫,七分袖、立領、右開大襟,衣長過腰臀,衣形合身不甚寬闊,屬於20世紀初期的服裝輪廓。此服裝頷下、衣襟、脇邊共有八對直布扣,皆以衣身相同布料製作,也以相同斜布條鑲緄立領緣邊,大襟處更有鑲緄及出芽裝飾,因此判斷應是日常服而非內襯的裡衣。
白棉質圓領大襟衫
白棉質圓領大襟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服裝是簡單的白色棉布製作的單層衣,長袖、圓領、右開大襟,衣長過腰臀,袖管細窄、衣形合身不甚寬闊,屬於20世紀初期的服裝輪廓。此服裝頷下、衣襟、脇邊共有五對直布扣,皆以相同布料製作,再以相同斜布條鑲緄領緣,大襟處更有出芽裝飾,因此判斷是日常服飾,非內襯的裡衣。
白棉質立領大襟衫
白棉質立領大襟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件服裝是簡單的白色棉布製作的大襟衫,七分袖、立領、右開大襟,衣長過腰臀,衣形合身不甚寬闊,屬於20世紀初期的服裝輪廓。此服裝頷下、衣襟、脇邊共有八對直布扣,皆以相同布料製作,也以相同斜布條鑲緄立領緣邊,大襟處更有鑲緄及出芽裝飾,因此判斷應是日常服飾,非內襯的裡衣。
黑棉質圓領大襟衫
黑棉質圓領大襟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黑色棉質雙層圓領長袖大襟衫,素色無文飾,表布為黑色棉布,裡襯是藏青色棉布製作,衣身過腰臀,衣形合身不甚寬闊,屬於20世紀初期的服裝輪廓。
白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白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絲質對襟刺繡女褂
黑絲質對襟刺繡女褂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服裝為雙層結構,表布以黑色絲緞製作,內裡為水藍色棉布,小立領、對襟、長袖,領緣、前襟、脇邊開衩、下襬皆同色(黑色)絲緞緞鑲緄,前後左右四裾都有鑲緄製作如意雲頭紋的貼布挖雲裝飾,領緣和雲頭紋外緣再貼飾一道藍底白花的緹花織帶,前襟縫綴二對黑色絲緞做成的螺旋花扣,下端外加一對綁帶,是外褂常見的劍帶綁帶形
黑棉質大襟客家女衫
黑棉質大襟客家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客家婦女傳統服裝,一般稱為「長衫」、「藍衫」或「大襟衫」,六堆客家婦女上衣開右大襟、色彩以藍色為多,所以概稱為「藍衫」。
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女衫
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衫,大襟衫衣身修長、袖管細窄,合身纖細的外型輪廓是1910~20年代漢族女裝的典型。
大紅絲質緹花新娘婚服
大紅絲質緹花新娘婚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為大紅絲質緹花立領長袖大襟衫和馬面裙構成的一整套嫁衣,共1組2件。
彰化南瑤宮黃棉質對襟轎班衣
彰化南瑤宮黃棉質對襟轎班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淺粉紅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淺粉紅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日據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但衣領高度低,領圍窄小,衣身寬大但以織帶貼飾替代刺繡的緄邊方式,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婦女大襟衫的特徵之一。
米黃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米黃緹花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日據初期臺灣閩籍婦女大襟衫(又稱為「大祹衫」),大致與晚清時期一樣,衣身十分寬大,此大襟衫衣身以米黃色緹花絲緞為底布,搭配寶藍色布料鑲緄緣邊,再配飾翠綠色織帶貼飾,亮麗且高貴。
黑絲質對襟刺繡女褂
黑絲質對襟刺繡女褂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服裝是二十世紀初期漢族婦女傳統的結婚禮服,以黑色絲緞製作,立領、對襟、窄長袖,領緣、前襟、開衩(脇邊以及後中心) 、下襬、袖口皆以粉紅色絲緞鑲緄配色,裡布以粉綠色絲緞製作,前襟縫綴四對粉紅色絲緞做成的花扣,下端外加一對刺繡的綁帶,衣身前後、領片和袖子皆以彩線刺繡盤曲綿延的折枝花卉,花朵配色鮮麗嬌豔
水藍絲質緹花大襟鑲緄女衫
水藍絲質緹花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大襟衫為雙層布料製作,裡布為白色棉布製作,表布為水藍色絲質緹花布料,領緣、大襟、袖口(袖子反折呈挽袖形式)都搭配寶藍色布料做鑲緄緣邊,領子及大襟、袖口、袖口鑲緄分成許多層次,各層次間以金屬綜線釘縫,格線顯得閃動耀眼,中間搭配各色絲線以前盤金限刺謝的花朵草蟲圖案,精緻而優美。
黑棉質客家女藍衫
黑棉質客家女藍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棉質客家女藍衫,藍衫大襟鑲緄配色布料之外,無任何織帶闌干裝飾,屬於六堆客家年長婦女的服式。
黑色絲質立領七分袖大襟女衫
黑色絲質立領七分袖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色絲質立領七分袖大襟女衫,黑色絲質布料有萬字紋的暗紋組織,衣身短小下襬約略外展、袖子為七分長度,下身搭配寬闊的大襠褲,整套服裝簡單無刺繡紋飾。
黑絲質大襠女褲
黑絲質大襠女褲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本件為黑色絲質寬闊的女大襠褲,整套服裝簡單無刺繡紋飾。但特別的是大襠褲的褲腰頭部分,使用的是印有日本國旗(太陽旗)圖紋的棉布,可能是取用自日常生活使用的旗幟或包袱巾等布料,穿著起來時看不見腰頭部分,卻呈現出時代的印記。
黑棉質客家女合襠褲
黑棉質客家女合襠褲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棉質客家女合襠褲,以黑色棉布製作,褲子脇邊折雙,前後襠部分剪接斜布增加活動量,腰頭接縫藍色棉布,是典型的客家大襠褲形式。
黑絲質大襟鑲緄女背心
黑絲質大襟鑲緄女背心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臺灣漢族婦女上衣除了大襟衫之外,還有一種稱為「祫」的背心,是一種穿在大襟衫外的無袖短衣。此種服裝衍生自清代的「緊身」,又稱為「馬甲」或「坎肩」,在清代婦女服飾中,立領、無袖的合身衣,根據《釋名·釋衣服》記載:其最初形式為其一當胸,其一當背,故名裲襠---今俗名「背心」。
藍絲質立領大襟女衫
藍絲質立領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藍色絲質立領長袖大襟衫,通身素色無文飾,短衣身、袖子的長度亦為七分長袖,袖管有剪接縫線,應該是因為布料寬度的限制而作的接合。
藍棉質大襟喇叭袖女衫
藍棉質大襟喇叭袖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藍色棉質立領長袖大襟衫,素色無文飾,衣身短小下襬外展、袖子成喇叭袖型態,袖管有剪接線,應是布料寬度限制而作的接合。
藍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藍棉質立領大襟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為藍色棉質立領長袖大襟衫,素色無文飾,衣身短小下襬外展,袖下和衣襬皆有剪接線,應是布料寬度限制而作的接合。
紅棕色絲質對襟刺繡女褂
紅棕色絲質對襟刺繡女褂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此服裝是二十世紀初期漢族婦女傳統的結婚禮服,以紅棕色絲緞製作,立領、對襟、喇叭形長袖(喇叭袖是1930年代漢族婦女大襟衫特色),領緣、前襟、開衩(脇邊以及後中心) 、下襬、袖口皆以灰藍色絲緞鑲緄配色,裡布以淺紫色絲緞製作,前襟縫綴四對以粉紅、灰藍色絲緞做成的花扣,花扣是二十世紀後漢婦女大襟衫上的重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