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68個藏品
雕花圓木盤
雕花圓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雕花圓木盤,盤面雕花六圈,中心無花紋,第一、二、四、五圈同為三角對稱之斜紋形雕花,第三、六圈同為人字形雕花,但六圈刻得較明顯。 盤反面邊上有三圈花紋,第一、二圈同為對稱之斜紋形雕花,第三圈為人字形花紋,盤底中心無花紋,邊上三圈,中間一圈為人字形,花紋花盤,其他二圈為對稱斜紋形花紋。 盛肉盤
木偶
木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偶為一直立人像,手僅剩半截且中空,上身長,頭略扁,周31.5cm臉扁平,鼻子突出,眼上有眉,眼圈及眉、嘴均以紅筆描畫,兩耳在臉之兩側,下巴尖,而突出。頭頂有一長2.0cm,寬4.6cm,厚1.2cm之方木塊,木塊下方有一圓孔,腹部中央有一圓孔為肚臍,腳為二三角形木塊,一大一小。
佩刀及鞘
佩刀及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套匕首包括刀子、刀鞘及背帶。刀柄與刀鞘部分為深褐色木,刀柄上有直線型雕刻花紋,刀鞘兩面均施以曲折形、三角形、方格形及人像形等雕刻花紋。背帶以壓二挑二編織法及模型繞編法將水藤編成圓形狀,穿過刀鞘背面的兩耳朵相縛結以固定之。
圓木盤
圓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無柄圓木盤,在其面內圈一處雕出一塊似柄的形狀,只有寬5.8cm、長4.8cm,即不超過盤外沿。 盤底面以底圈到邊刻有寬1.5cm的條紋圍著盤周沿,在盤正面刻的似柄的一方塊的反面(即在盤底面)也突出一塊,長5.6cm、寬3cm,此突出方塊在右側一孔穿過同時繫二條繩子。 盛肉盤
佩刀鞘及刀
佩刀鞘及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刀為葉形,二面中間皆有一脊,柄斷面為橢圓形,有幾道刻飾。鞘長24.5cm,寬8.0cm鞘頭呈蛇形,鞘面有一長16.2cm,寬2.0cm之槽,鞘背有刻線裝飾距底部約7.5cm處有一對突出之小木塊。過此繞綑幾道籐皮,並附有一長97.5cm之籐皮人字形編圓繩。
籐帽
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帽呈鐘形分內外兩層,內層為繞織編法編成(下),頂部則櫬以棕葉,外層的編法特殊,先以兩枝籐條為心,外側繞以籐皮或條狀再以這種條圍繞底部做螺旋狀,頂部則以繞織編法自頂至底最外側平均分置八條小型支柱,用以使帽堅固,帽內有小繩以扣額下防止被風吹掉。
泥偶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泥偶為一抱小泥兒坐像。 1.二腿之間夾著小泥兒右腳,二腳都各有四線溝為腳趾。 2.右手臂向右張開,肘以下向上舉,手指略損。 3.左手向前圍抱,托著小泥偶背。 4.泥偶身略向後左邊斜。 5.有耳及耳孔,二線溝為眼,鼻平而有鼻孔,口為一寬長線溝。 6.小泥偶右手扣著泥偶頸,左手圍在泥偶右腋下。
女用祭笠
女用祭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為年長男女所戴用之椰鬚禮笠。其使用竹篾作為笠的肋骨,以水藤、乳藤作為骨環,再以三十三片椰鬚紮成,以粗麻線穿縫固定之,並施以精細的鎖鍊鏽與邊緣裝飾鏽,帽頂凸出3公分的木頭,下緣放一鐵環約8公分圓周,頭座底部以水藤編結六角形,高2公分,左右繫有麻繩綁帶,全帽經煙燻呈黑褐色,倒扣呈大平碗狀。
泥偶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泥偶為一具四腳及一尾之動物立像,最粗部份在腹部,頸及尾部較細,頭臉皆甚長,頭上有二粗而短之角,角下有二耳,左耳破損僅存一小孔,右耳向右方突出有一略呈三角形之小孔,眼為二橢圓之孔,分別在臉之側,鼻有二孔,嘴為一較深,而長之刻痕。尾下有一細長之肚門,腿粗而短。
女裙
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麻質,以三塊長布條縫成,兩端各有長條藍紋及細黑長條紋,最末端為二藍長條紋,顏色泛黃,正面錯有白色網狀紋路,惟已褪色,反面無紋路,色澤仍鮮。
佩刀及鞘
佩刀及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鞘,末端寬,身狹頭呈三角形,離鞘末4.8cm二側突出一塊有二洞用鐵線繫住竹片編之人字編圈條長100.0cm背有雕刻,近頭三角部份雕三角線紋,然後一段鋸齒紋及象徵人像間隔。
佩刀鞘
佩刀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鞘,末端寬,身較狹到了近頭處呈三角形,面及背都雕有花紋,一節的斜紋幾何圖形間隔著象徵人像,頭戴高冠,最近頭部之象徵人像二手按在動物之角上。鞘距末端7.8cm處,繫了竹片人字形編成之圈條,寬6.5cm,圈條長103.0cm
泥偶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藏品為一前抱小泥兒與背一小泥兒的坐像 1.二腿略張開向前伸 2.前抱之小泥兒橫睡於泥偶腿上,泥偶二手托著小泥兒頭及臂部 3.小泥兒口張開正在吃奶,泥偶乳房大而左邊正在泥兒口中 4.背上背一小泥兒,泥兒二手搭在泥偶肩上,二小腳張開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件以白麻線和黑、藏青棉線夾織而成。衣服前後各由十一條藏青色及五條白色之紋相間而成對襟無領無袖短上衣,其以菱形斜紋組織出橫條形紋、小菱形格狀紋、小三角形紋、魚骨形紋及小方形紋等紋樣,並於前襟靠內側下緣縫以兩顆白色四孔塑膠鈕釦,以及黑棉線編成的環狀紐帶。此件文物頸背稍有破損。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件以白麻線和黑、藏青棉線夾織而成。衣服前後各由十一條藏青色及五條白色之紋相間而成對襟無領無袖短上衣,其以菱形斜紋組織出橫條形紋、小菱形格狀紋、小三角形紋、魚骨形紋及小方形紋等紋樣,並於前襟靠內側下緣縫以兩顆白色四孔塑膠鈕釦,以及黑棉線編成的環狀紐帶。
丁字帶
丁字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件以白棉線為經,黑與藏青兩色為緯,於長布條兩端夾織以菱形斜紋組織,其紋樣有橫條形紋、小菱形格狀紋、小三角形紋及小方形紋等,形成四條寬約2.5公分、由藏青與白色交織的小菱形格狀條紋,及寬約0.6公分、由黑白兩色夾織以小三角形與方形紋狀之條紋,再於兩端外緣緄以白麻線。
拼板舟
拼板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件藏品完成於一九九九年四月,由夏曼•藍波安先生歷時二個多月製作完成,由十五塊板拼製成,用掉十隻木頭,材質為麵包樹等.製作完成後,並召來親友舉行慶祝儀式一天一夜。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1725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1725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1674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1674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902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902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897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897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臺灣山桂花標本_BRCM 118
臺灣山桂花標本_BRCM 118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900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900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1518
蘭嶼秋海棠標本_BRCM 1518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