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個藏品
嬰兒籃
嬰兒籃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每個新生命的誕生在族群、部落與家族中都是被祝福的一件喜事,各族都用不同方式來迎接生命的到來。魯凱族嬰兒籃主要由女性長輩製作給予新生兒,傳統上製作技術優劣也被視為評斷女性能力的一環。嬰兒籃由兩層半繭型的編織物組成,外層以竹/藤編織成堅固外籃;內層為保護新生兒稚嫩肌膚,以柔軟的月桃葉編織而成。
木琴
木琴
札哈木樂舞集/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賽德克木琴使用羅氏顏膚木(山鹽清)製成,砍下後需陰乾3個月才可製作木琴,傳統上連底座都是原木,本次展示為改良式,底座為鐵製。木琴由四段長短不一的原木組合,每一段一個音階,主要音階為Re、Mi、Sol、La為主。
家屋簷木雕板(部分)
家屋簷木雕板(部分)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家屋製作同樣依循生活環境條件,方便取得之資源作為建築家屋材料。位於臺灣南部山區的排灣與魯凱兩族,其活動區域自然資源多板岩地形,傳統上即利用板岩為材料搭建石板屋做為家屋居住使用。特別是其社會階層屬貴族或頭目階層之家屋,則利用各式專屬之木雕圖紋裝飾其家屋,以彰顯此家屋家族之社會地位不凡。
男用背簍
男用背簍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地理環境為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森林植物茂密,生活於此的臺灣原住民族多以自然取得之資源製作生活物件。本件賽德克族男用背簍,材料取自黃藤;採藤、削藤與各式編法技術在不同的族群中,各有其獨特之特色。背簍也為各族群載運背負各類物品的重要工具。
湯匙/木匙
湯匙/木匙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飲食習慣多取自周遭環境大自然之給予,相關食器的製作也由自然萬物中取得原料製作。阿美族與卑南族湯匙分別製作自竹與木等材料,強調使用上之實用性質;而另一件魯凱木匙則具有精美的人型雕刻,在該族群中為具有貴族身分方可使用之物件,反映出魯凱族群社會階層的樣貌。
番仔田阿立祖夜祭
番仔田阿立祖夜祭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位於現今臺南市官田區,隆本里與隆田里舊稱番子田,臺南縣志載云:「番子田:係西拉雅麻豆社所徙之地。」
蔴荳尪祖夜祭
蔴荳尪祖夜祭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位於現今臺南市麻豆區,是西拉雅族蔴荳社生活領域,據說現今的三元宮是麻豆舊社的祭拜祖靈場所「公廨」所在地,後來漢人大量入墾此地,原公廨被漢人拆除改建為三元宮,主神為漢人「三元真君」,早期廟內還保留原來的蔴荳社「尪祖」信仰,西元1988年當地懂得處理祭拜儀式的廟婆沈蜜往生後,祭拜尪祖儀式被廢,直到200
番仔塭聯合海祖祭
番仔塭聯合海祖祭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番仔塭是屬蕭壠社群聚落之一,現址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大埕里,據族人早期口述傳說,有位人稱「阿海」的Siraya蕭壠社人在此開墾築堤塭養魚,此地因而被稱「番仔塭」,後來阿海於農曆9月5日在漁塭遭雷擊身亡,附近蕭壠社人建小廟祭拜祂,也就是現在的番仔塭「阿立祖廟」。
隙仔口聚落夜祭祭儀
隙仔口聚落夜祭祭儀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隙仔口位於現今臺南市山上區,在清領時期,新港社最早分出的二個支社-卓猴社及隙仔口社就位於山上區內。日治時期的隙仔口公廨還保有傳統祭典儀式,山豹、菜寮等地的新港社民,仍會回來隙子口參加祭典,除了拜豬牽曲外,族人還必須接力跑到傳說新港社人登陸地點「清水壠」取海水祭祖並將海水帶回隙仔口。
頭社聚落太祖夜祭
頭社聚落太祖夜祭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位於現今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為感謝太祖的恩澤庇佑,頭社各聚落族人們會在每年的農曆10月14、15日(即太祖的誕辰日),準備非常豐盛的豬、羊等祭品,聚集在頭社的公廨前祭拜太祖與老君、天公,祭典從晚上六點尪姨點豬餵酒開始,然後還願祭拜的向豬抬到公廨前方的豬灶現場宰殺,夜祭拜豬牽曲分成兩個階段,分別是十四
吉貝耍夜祭祭儀
吉貝耍夜祭祭儀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Kabua Sua(吉貝耍聚落)位在臺南市東山區,於每年農曆9月4日深夜11點開始舉行夜祭,隔日農曆9月5日下午舉行「孝海祭」皆為祭拜其信仰中心「Alid(阿立母)」及緬懷祖先、並勉勵後人勿忘傳統。
男子頭飾
男子頭飾
臺南市札哈木會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現今臺灣原住民族群傳統服飾主要穿戴於祭儀、婚宴、慶功、表揚及交流等等正式場合。而拉阿魯哇族在傳統服飾上,男性的頭飾為sarapungu valaku(皮帽)前鑲有貝殼、帽頂則以縫有五根羽毛,其排列為左右各兩根老鷹羽毛,中間插有一根白色的帝雉尾巴羽毛。主要呈現於傳統祭典「聖貝祭」場合中完整穿載呈現。
北頭洋夜祭祭儀
北頭洋夜祭祭儀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北頭洋聚落現今位於臺南市佳里區海澄里,與臺南市東山區吉貝耍聚落同屬於蕭壠社群。西元1999年,北頭洋聚落在吉貝耍聚落的尪姨李仁記等人協助牽曲、主持儀式,順利復辦「阿立祖夜祭」祭儀,2009年10月被指定登錄為市定民俗無形文化資產,而每年於農曆3月29日阿立祖誕辰日舉辦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