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4個藏品
台灣媳婦見洋公婆與加拿大親友
真理大學校史館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來臺宣教前後29年,只有兩次回國休假。第一次1880年1月1日-1881年12月29日攜臺灣牽手返國述職(父母已故),第二次回國休假在1893年9月18日-1895年11月19日。
日本統治台灣馬偕博士回淡水與他的幹部會商對策以因應新局勢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與其宣教幹部於牛津學堂正門合影,畫面中間戴帽者為馬偕,時間在1895年11月馬偕從加拿大返回臺灣之後。
馬偕博士及學生們經三貂嶺,爬山越嶺往宜蘭地區傳道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帶領學生前往宜蘭途中,拍攝於淡蘭古道(清朝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的三貂嶺。馬偕博士站於畫面中央,身後戴圓形帽者為嚴清華牧師(1852-1909),其餘或為學生、嚮導與挑夫,但身份不可考。
馬偕博士加拿大故鄉家族墓園
真理大學校史館
2001年為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逝世百週年紀念,為能尋找更多馬偕博士相關的事蹟,真理大學董事長陳慶中牧師夫婦帶領北部大會史蹟館工作人員郭銘玉、陳美麗、葉淑蓉等人,到馬偕加拿大故居訪問七天,照片是馬偕博士加拿大故鄉的家族墓園,是他的父母及兄弟安眠的地方。
加拿大倫敦市第一聖安德魯聯合教會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是加拿大倫敦市的「第一聖安德魯聯合教會」禮拜堂,1881年3月20日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曾舉行兩場的演講會,談起他在臺灣宣教的事蹟,這時一位少年非常的激動,決志要到異邦去宣教,這位青年就是1892年10月22日抵台的宣教師—吳威廉牧師(Rev.
馬偕博士童年的教堂現址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是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青年期故鄉教會禮拜堂(Knox United Church),於1863年落成,馬偕在1885年以中法戰爭賠償金所重建的艋舺、新店、大龍峒三間禮拜堂以此禮拜堂為藍本,加以設計搭建。 The church which Dr.
馬偕博士故鄉Woodstock火車站
真理大學校史館
2001年真理大學訪加拿大,前往馬偕故鄉探訪,照片為Woodstock火車站,1871年10月19日馬偕博士辭別家人啟程前往臺灣傳教,在Woodstock火車站搭車前,馬偕的母親含淚問他說:「難道這裡沒有你可以工作的嗎?」可見馬偕博士宣教意志堅定。 Dr.
偕牧師、嚴清華與平埔族社女信徒合影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最右有鬍鬚者)、嚴清華(最左,1852-1909,馬偕第一個學生,也是北臺灣第一個基督徒)、以及北投來的平埔族婦女合影,地點在牛津學堂側面,時間是1891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