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3個藏品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大佛彌勒的破土典禮,前臺中市長張啟仲於麥克風前致詞。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前臺中市長張啟仲在祭壇前舉鋤,即將進行破土儀式。在祭壇一側掛有「勢至菩薩」的刺繡旗,一旁掛著「南無大勢至菩薩」,下方黏著一張大海報,上寫興工動土典禮的程序。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寶覺寺供奉三尊巨型佛像,殿中央為釋迦牟尼,次間則為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釋迦牟尼兩旁還分別有迦葉、阿難一老一少兩名尊者立像。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大殿平臺上有臨時擺設的香案花燭,幾名師父立於臺前,眾出家人面向高臺俯身跪拜。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在眾人關注下,前市長張啟仲於寶覺寺祭壇前舉鋤落土,開啟工程。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一名出家人立於寶覺寺釋迦牟尼像前,抬眼仰望。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一名出家人於寶覺寺釋迦牟尼像前站立合掌。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是典型閩南式建築。屋頂裝飾繁複,燕尾飛揚,排頭華麗,上有各種剪黏陶塑。圖中可見廟身壁堵、樑柱托木、樑下吊筒等都有雕飾。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前戲班子正熱鬧上演,男女老少聚集到廟前空地,有的圍觀、有的已搬來板凳坐下,眾人目光皆被攝影師身後的戲班深深吸引。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神祇原奉祀於張家,1966年由8位結拜兄弟共同籌組建廟委員會,1970年慈聖宮主殿落成。圖為甫落成不久的慈聖宮主殿。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請來戲班子演出,戲班正在演出正戲前的扮仙戲。圖中女性飾演麻姑,她們在三仙面前婀娜繞場,舞動獻瑞。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請來戲班子演出,戲班正在演出正戲前的扮仙戲。圖為扮仙戲中的「三仙戲」,由福、祿、壽三仙中的祿仙帶來麻姑獻壽。圖中前排女子為麻姑,後排為三仙。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主殿上方的「大法天師」匾額,於戊申年(1968年)書,由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題贈。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兩名人員於慈聖宮主殿側親筆書寫籤詞符文。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從祀的神祇,頭頂五佛冠的菩薩。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七寶塔前方日式塚,碑上寫著「日本人遺骨安置所」,由井口貞夫大使所書。1957年臺灣總督整理臺灣各地日人遺骨,4年後於北中南興建遺骨安置所。寶覺寺的遺骨同時包含了二戰身亡的臺籍日本兵與日本兵,每年十二月都會有臺日人在此舉行追悼法會,寶覺寺因而也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寶覺禪寺是重檐歇山頂建築,雖然是單層建築,但由於上簷與下簷間的牆分成三面後皆在各面開窗,從外觀看起來就像雙層建築。隨著寺廟建築擴建,此建築現今成為大雄寶殿建築內部保存的小殿。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大殿中央的釋迦世尊像,法相寧靜莊嚴。一旁的掛聯上寫著旅社敬獻與廿九吉日字樣。前方的玻璃櫃中供有兩株挺拔獨立的蓮花雕塑。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寶覺寺七寶塔與前方日式庭園,庭院中有小池、石板路,椰子樹與柳樹穿插其中,照片中央駐足的女性為余如季的妻子賴信晶。
醒修宮
醒修宮
余立
一名女子倚靠在醒修宮鐘樓的柱上。頭上是約一人高的大鐘,上寫著法輪常轉、風調雨順等祝辭。
寶覺禪寺
寶覺禪寺
余立
寶覺禪寺的大佛破土典禮,前臺中市長張啟仲(左二)與其他三名穿著西裝的男子於祭壇前合照。
醒修宮
醒修宮
余立
女子身側是醒修宮主殿的屋頂裝飾,其中最醒目的是燕尾,屋脊至兩端向天空高高起翹,末端分岔如燕尾因而得名也是閩式建築重要的特徵。醒修宮甚至具有雙重燕尾。另外,側邊的山牆與山尖、屋頂上的正脊與垂脊都有繁複的龍、虎、人物、花草與吉祥物雕飾,將天際線妝點得華麗非凡。
醒修宮
醒修宮
余立
女子身側是醒修宮主殿的屋頂裝飾,其中最醒目的是燕尾,屋脊至兩端向天空高高起翹,末端分岔如燕尾因而得名也是閩式建築重要的特徵。另外,側邊的山牆與山尖、屋頂上的正脊與垂脊都有繁複的龍、虎、人物、花草與吉祥物雕飾,將天際線妝點得華麗非凡。
慈聖宮
慈聖宮
余立
慈聖宮主祀天師道傳人張天師。第一代天師為出生於東漢的張道陵,元朝時張天師被封為正一教主,因此天師道又稱為正一道。張天師形象普遍為美髥圓目、仗劍騎虎。圖中後排即為張天師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