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9個藏品
攜物背袋
攜物背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大型無束口、以皮革或布料縫製而成的背袋,可攜帶隨身物品,稱為rutu,男女皆可使用。也有另外一種常見的束口小型背袋,以鈎織製成,則稱為sikaw。 典藏編號:20040100100
長袖短身上衣
長袖短身上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長袖短身上衣稱為kiping na makiteng或paing,同樣為男女適用,穿著亦無年齡限制。女性穿著長袖短身上衣時,內層需搭襯胸兜;男性穿著時,則可讓腰腹自然袒露,或在內層穿著白色T恤。長袖短身上衣的顏色主要為黑、藍、白三種。
女子護手布
女子護手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護手布稱為puwalima,一般的護手布為女子在田園戶外工作時保護手部使用。具織繡圖紋的護手布,也有顯示身分及能力的象徵意義。目前佩戴護手布者主要為年長或擁有傳統專業技能的婦女。
鍊飾
鍊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視琉璃珠鍊飾為財富的象徵,男女皆喜歡佩戴。盛裝時,婦女經常同時佩戴多條鍊飾以展示所藏。 典藏編號:20070700001
繡飾攜物袋
繡飾攜物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主要功能為攜物及裝飾,一般也被稱為檳榔袋,是男女通用的衣飾配件,兼具攜物及裝飾的功能。
女子護腿布
女子護腿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女子護腿布的尺寸長寬,以可包覆小腿為原則。用途為保護婦女小腿,避免在野地工作時被草傷蟲害。具精美織繡紋飾的護腿布,則兼具裝飾及身分標識的功用,成年或已婚的女子便可穿著帶有織繡圖紋的護腿布。 典藏編號:20010200021
女子外裙
女子外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王卑南族人稱為lrabit的方布衣飾,在男女兩性有著不同的使用方式。男子的lrabit作為披肩使用,而女子的lrabit則當作外裙穿著。
女子圍裙
女子圍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婦女的工作圍裙多以黑色或藍色印花布裁製,腰際處加上桃紅色系的腰布及白色綿製綁繩。具有精美繡飾的圍裙,則被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正式服裝。 典藏編號:20010200024
男子披身方布
男子披身方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用來披身的方布稱為lrabit,其功能主要作為禦寒。具織繡紋飾的lrabit,則兼有強化身分辨識的功能。隨著織繡男子無袖上衣lrungpaw的普及與替代,男子披身方布已較少人穿著使用。
腰帶
腰帶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的帶狀衣飾paretr,男女皆可使用,主要用途是繫在腰際用以固定圍布、褲子或裙子,故中譯名稱為「腰帶」。paretr的兩端各有一片縫綴流蘇並繡滿圖紋的方形繡飾,具有裝飾作用。
女子胸兜
女子胸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婦女胸兜pakelrep的製作以黑色及白色底布為主。早期胸兜刺繡圖紋多集中在口袋表面,胸兜布面的其餘部位只有簡單的線條點綴。今日常見的胸兜樣式,除袋面有精美繡飾,也有對稱的帶狀繡紋從領口中心分別沿著兩旁布邊延伸向口袋的邊緣。 典藏編號:19930200058
男子圍布(少年會所階段)
男子圍布(少年會所階段)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圍布是卑南族男子在少年會所階段及初入成人會所時所穿著的服飾。本件圍布由黑色(或藍色)素面布及印花布上下拼接縫製,並在接縫處上緣加上細長白色花飾,為少年會所高年齡級成員(maradawan)所穿著的圍布。低年齡級成員所穿著的圍布樣式相同,但不加上飾帶。 典藏編號:20010200027
男子方帽
男子方帽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為長老級以上年齡階層的老人所佩戴。長老方帽從早年以獸皮繫於頭部的形式逐漸改進、美化而成。現今所見的方帽主要為前後一致的兩片織布或繡布,配上紅、黃、綠等色的邊布縫製而成。帽子正面有可固定羽飾的管孔,上面插著以彩線裝飾的活動羽飾。
女子貼身裙
女子貼身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傳統卑南人稱年齡約在10歲至15歲之間的女子為miyatubilr,意指穿著tubilr(貼身圍布或稱貼身裙),卑南族女性自此時脫離兒童階段。 貼身裙tubilr可說是傳統卑南族女子的第一件正式裙子。穿著貼身裙tubilr時,是將有繡片的部分置於身體右側,再由身體右側向左側包覆。
男子護腿褲片
男子護腿褲片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男子護腿褲片稱為katring dra mainayan,原本的功用為保護腿部,避免受到山林野地的草傷蟲害。katring dra mainayan的製作是將兩片與下身等長的獸皮或布片以腰布(帶)縫接組合而成,在膝部與踝部兩邊各縫上綁繩,使褲片下半段可以包裹固定於小腿。
玉管
玉管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組玉管於卑南遺址石板棺內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此組玉管一組5件,規格均一,出自卑南遺址址石板棺陪葬品,收攏成束置於墓主身旁。
喇叭形玉環
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環於卑南遺址石板棺內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為塊狀玉材琢磨而成之玉飾,一體成形,斷面略呈「L] ,一面擴張如喇叭口部,擴張處弧度圓轉,修磨光滑圓潤,為臺灣史前玉器工藝中極為少見的立體玉器,此類玉環通常出土時位於墓主之手臂位置,喇叭面朝上。
人獸形玉玦
人獸形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人獸形玉耳飾於卑南遺址石板棺內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為片狀縷雕玉飾,外形為雙人頂一獸,獸形為豎耳、拱背、翹尾,在獸身處有舊修補孔,顯示古人的珍愛與惜用。人形為雙人並立,圓顱、雙手扶腰際、兩腿開立,膝部有線條修飾,底部立於一橫棒、棒下帶圓突。
鈴形玉串飾
鈴形玉串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鈴形玉串飾於卑南遺址石板棺內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由152顆鈴形玉器串成,出土時位於墓主頭部,推測可能是頭飾。玉串中之各個鈴形玉器,體積微小,係由條狀玉材切成小塊後,再逐一磨成鈴形。
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
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蛙型玉飾於鹽寮遺址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花岡山文化(距今約2800-2300年前)。玉質潤澤,形制似蛙背面雕刻一雙大眼及分岔雙肢,腹面頭部有口形凹刻
卑南文化圓形玉玦
卑南文化圓形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帶四突起圓核形玉耳飾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玉質不透明呈翠綠色,外形橢圓,帶四個小突起,圓核中央帶一圓形穿孔與長形缺口。
卑南文化環形帶齒緣玉玦
卑南文化環形帶齒緣玉玦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帶鋸齒邊緣之環狀玉耳飾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
卑南文化喇叭形玉環
卑南文化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環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出土於B300號墓葬,以喇叭口朝上的方式配戴於成人左手之橈骨、尺骨中或腕上。以臺灣玉進行加工磨製成喇叭形手環,器形完整,一側有斷裂修復痕,另一側帶有一小穿孔。內壁近小口處書寫黑字舊編號「PN2411」。
卑南文化喇叭形玉環
卑南文化喇叭形玉環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件玉環於卑南遺址發掘出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2300年前)。以臺灣玉進行加工磨製,玉質呈淺黃綠色帶半側深綠紋理,一端呈中空圓柱形,漸向另一端圓轉外翻,並延伸展出狀似喇叭,喇叭面寬20-23mm,壁厚約3~7mm。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