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3個藏品
攜物背袋
攜物背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大型無束口、以皮革或布料縫製而成的背袋,可攜帶隨身物品,稱為rutu,男女皆可使用。也有另外一種常見的束口小型背袋,以鈎織製成,則稱為sikaw。 典藏編號:20040100100
長袖短身上衣
長袖短身上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長袖短身上衣稱為kiping na makiteng或paing,同樣為男女適用,穿著亦無年齡限制。女性穿著長袖短身上衣時,內層需搭襯胸兜;男性穿著時,則可讓腰腹自然袒露,或在內層穿著白色T恤。長袖短身上衣的顏色主要為黑、藍、白三種。
女子護手布
女子護手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護手布稱為puwalima,一般的護手布為女子在田園戶外工作時保護手部使用。具織繡圖紋的護手布,也有顯示身分及能力的象徵意義。目前佩戴護手布者主要為年長或擁有傳統專業技能的婦女。
鍊飾
鍊飾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視琉璃珠鍊飾為財富的象徵,男女皆喜歡佩戴。盛裝時,婦女經常同時佩戴多條鍊飾以展示所藏。 典藏編號:20070700001
繡飾攜物袋
繡飾攜物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主要功能為攜物及裝飾,一般也被稱為檳榔袋,是男女通用的衣飾配件,兼具攜物及裝飾的功能。
女子護腿布
女子護腿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女子護腿布的尺寸長寬,以可包覆小腿為原則。用途為保護婦女小腿,避免在野地工作時被草傷蟲害。具精美織繡紋飾的護腿布,則兼具裝飾及身分標識的功用,成年或已婚的女子便可穿著帶有織繡圖紋的護腿布。 典藏編號:20010200021
女子外裙
女子外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王卑南族人稱為lrabit的方布衣飾,在男女兩性有著不同的使用方式。男子的lrabit作為披肩使用,而女子的lrabit則當作外裙穿著。
女子圍裙
女子圍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婦女的工作圍裙多以黑色或藍色印花布裁製,腰際處加上桃紅色系的腰布及白色綿製綁繩。具有精美繡飾的圍裙,則被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正式服裝。 典藏編號:20010200024
男子披身方布
男子披身方布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人用來披身的方布稱為lrabit,其功能主要作為禦寒。具織繡紋飾的lrabit,則兼有強化身分辨識的功能。隨著織繡男子無袖上衣lrungpaw的普及與替代,男子披身方布已較少人穿著使用。
腰帶
腰帶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的帶狀衣飾paretr,男女皆可使用,主要用途是繫在腰際用以固定圍布、褲子或裙子,故中譯名稱為「腰帶」。paretr的兩端各有一片縫綴流蘇並繡滿圖紋的方形繡飾,具有裝飾作用。
女子胸兜
女子胸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族婦女胸兜pakelrep的製作以黑色及白色底布為主。早期胸兜刺繡圖紋多集中在口袋表面,胸兜布面的其餘部位只有簡單的線條點綴。今日常見的胸兜樣式,除袋面有精美繡飾,也有對稱的帶狀繡紋從領口中心分別沿著兩旁布邊延伸向口袋的邊緣。 典藏編號:19930200058
印尼皮影戲偶
印尼皮影戲偶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Wayang kulit是印尼偶戲中最著名的。Kulit的意思是皮膚,說明木偶是利用皮革來製作的,這些木偶用精細的工具精心鑿刻,並由精心塑造的水牛角手柄和控制桿支撐,並塗成精美的色調,包括金色,通常表演戲碼多取材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
太平洋的野蠻人
太平洋的野蠻人
紐西蘭蒂帕帕國立博物館
1804年,法國插畫家約瑟夫·杜福(Joseph Dufour)放大了20張寬幅的風景壁紙,標題為“太平洋的野蠻人(Les Sauvages de la Mer Pacifique)”。 Les Sauvages描繪了一個虛構的熱帶環境中來自整個太平洋的原住民。
索羅門貝珠錢
索羅門貝珠錢
國史館
貝珠錢利用一串磨製成圓片貝殼連接在一起,貝珠錢編織項鍊在太平洋地區早已被使用。在索羅門群島,破碎的貝殼被打磨成均勻的圓盤,並以十串的形式收集起來,形成像這樣的小圓錢,傳統上用於嫁妝、補償或購買土地。
印尼蠟染工具
印尼蠟染工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馬紹爾傳統木枝航海圖
馬紹爾傳統木枝航海圖
國史館
馬紹爾人利用椰子葉的主葉脈乾燥製成所使用的海圖,利用它來乘坐獨木舟導引航行在馬紹爾群島,這些圖代表了主要的海浪,以及如何破浪接近島嶼的方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