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6個藏品
子弟戲:販馬記(13之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子弟戲,劇目為《販馬記》,這一段由旦角演出的的唱腔內容是緊板慢調,或稱為「緊中慢」,是一種拍子快但是唱腔慢的一種音樂表現風格。唱詞內容如下:「聽誰打罷了三更鼓」,「翻來覆去睡不眠,雙手解開雙羅帳」。
子弟戲:販馬記(13之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子弟戲,劇目為《販馬記》,這一段的唱腔內容主要是哭板,歌詞內容有:「只恨幼年娶妻終年生子」,「到今朝無妻無子,這乃人間三不孝」,「未知生死吉何兇?...」,「我哭一聲李奇好恨」,「為父也甘心,我的兒!」。
子弟戲:販馬記(13之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子弟戲,劇目為《販馬記》,這一段的唱腔內容主要是平板,內容有:「想前想後無奈何」,「鋼刀放在我心懷,聽啊!誰樓啊!」,「聽誰樓打罷了三更鼓」。
子弟戲:販馬記(13之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施和鄭文教基金會贊助、靈安社支持之下,由文化大學(當時為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所演出的子弟戲,劇目為《販馬記》。這是一段由丑角和小生對白的演出,丑角說閩南語,生角則持「官話」,形成了一種有趣的語言對比。
楊聰賢 「第一節十方音樂節」節目單封面(十方樂集演奏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王宋來 於臺北市孔廟祭孔大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0
孔廟每年皆有祭孔的典禮,臺北市孔子廟於1950-1970年間,擔任儀式的樂隊為臺北市集音閣,樂隊的樂長為該館的負責人王宋來先生,圖為民國四十年代的祭孔典禮情形。
李抱忱攝於臺北孔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5年2月中國新年時,李抱忱攝於臺北孔廟。這張照片是寄給女兒樸虹一家,背面抬頭寫給Steve、Iris、Minghsi、Minghao,並幽默的問:爺爺看起來是30%或70%像人?李抱忱的音樂教育思想,處處顯現對儒家音樂思想的推崇,在孔廟留影,神情無限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