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個藏品
包青天(18之11)
包青天(18之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
包青天(18之9)
包青天(18之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中國傳統戲劇是一種藝術化的歌舞劇,它的最高境界是要做到「有聲皆歌」「無動不舞」的境地,在許多日常生活上的實際動作,在劇中都要經過美化後,再以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因而產生了歌唱化的念白和舞蹈化的身段。
包青天(18之12)
包青天(18之1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樂隊的編制不大,通常大約五人左右,分為文場和武場,分坐在舞台的左右兩側﹝武場在左,文場在右﹞。
才子佳人(17之8)
才子佳人(17之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歌仔戲有一出名劇描述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叫做「雜細記」,男主角因家道中落淪為「貨郎」,而與富家千金相識。「雜細」即婦女用的女紅針線、胭脂水粉等化妝品,以及一般家庭衛浴用品肥皂、毛巾等。
才子佳人(17之7)
才子佳人(17之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青燕歌仔戲團所演出的「才子佳人」。在高搭的舞台上,文武場分別設在舞台的左右兩側,影像當中可以看到、聽到所使用的樂器包括:懸掛的鑼、堂鼓、梆子、嗩吶等。演員的服飾、身段,與京劇所使用及呈現的並無二致。唸白雖然以閩南語發音,但聲腔仍以官話的方式來處理。呈現了不同劇種之間互動交融的表演型態。
才子佳人(17之1)
才子佳人(17之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青燕歌仔戲團所演出的「才子佳人」。在高搭的舞台上,文武場分別設在舞台的左右兩側,影像當中可以看到、聽到所使用的樂器包括:懸掛的鑼、堂鼓、梆子、嗩吶等。演員的服飾、身段,與京劇所使用及呈現的並無二致。唸白雖然以閩南語發音,但聲腔仍以官話的方式來處理。呈現了不同劇種之間互動交融的表演型態。
才子佳人(17之5)
才子佳人(17之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戲劇的劇目演出同時也反映著民眾的社會角色與日常生活作息,白天的演出配合祭典,而祭儀常由男性主導,女性則忙於家務或接待賓客,因此觀眾以男性居多,演出劇目多為歷史劇,排場比較中規中矩,多三國志、楊家將等武戲多的劇目。
才子佳人(17之2)
才子佳人(17之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一段的影像紀錄,對於青燕歌仔戲團所演出的「才子佳人」這齣戲當中,出場亮相的武生有著完整的描述,配合著鑼鼓與嗩吶的節奏和旋律,演員的身段動作顯示著這個劇團有著良好的表演訓練以及演出的經驗。
才子佳人(17之4)
才子佳人(17之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在二十世紀初左右產生,一直到192年,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歌仔戲即風靡了全台灣。本島之外,並轟動到閩南和南洋的閩南語社會。在海外,歌仔戲所用的歌仔調被稱為「台灣調」,歌仔戲也被稱為「台灣戲」。
包青天(18之1)
包青天(18之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來自民間,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根據文獻資料調查,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
包青天(18之2)
包青天(18之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來自民間,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根據文獻資料調查,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
包青天(18之3)
包青天(18之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的特色在其通俗性,包容性與自由性。歌仔戲的音樂唱腔多為民間流行的歌謠小調,故事情節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表演內容老嫗能解、雅俗共賞。
包青天(18之4)
包青天(18之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音樂是建立於「民間歌謠」及「說唱藝術」的基礎上,通過無數民間藝人的創作發展起來,並將民間說唱音樂的戲劇性提高,最後加入身段及其表演元素,形成一個新劇種。故歌仔戲的音樂不僅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與地方的語言、民間音樂及風土民情皆有密切關聯。
包青天(18之18)
包青天(18之1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來自民間,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根據文獻資料調查,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
包青天(18之15)
包青天(18之1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在福建漳州的都馬鄉,於抗戰時期,興起以演唱地方民謠為主的都馬戲,其歌調稱為都馬調,因為曲調經過改良創新,哼起來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所以很快的便被全省所有的歌仔戲團廣泛運用。
包青天(18之14)
包青天(18之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七字仔調是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名,又稱為「歌仔調」,它不但具有濃厚的台灣鄉土色彩,而且使用的次數特多,幾乎在每齣戲中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一齣戲如果缺少了「七字仔調」,可說不能稱之為歌仔戲了。
包青天(18之17)
包青天(18之1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由於雜念仔每首句數不定,每句長短也不一,而且又以近乎說白的方式來演唱,所以才稱為雜念仔。雜念仔的曲調並不固定,而是隨著語言聲調的高低而變化,所以,聽起來是句句清晰,在戲中,若需要長篇敘述才說清的場合,大都演唱雜念仔。
包青天(18之16)
包青天(18之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哭調是由於台灣悲劇性的歷史背景,在長期遭受異族統治下所產生的具有民族悲涼情緒的曲調。多用於哭泣或哀傷的場合,尤其在某種特別悲傷的場合中,它是一曲又一曲連接不斷地演唱,猶如一套組曲。伴奏的樂器大都以大筒弦及洞蕭為主。
才子佳人(17之17)
才子佳人(17之1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種「歌仔」很快就普及到各種廟會去,慢慢變成有組織的樂團,也以「醜扮」方式載歌載舞演唱起來,所謂的「醜扮」是簡單的化妝,由男生反串的旦角,頭帶珠串紗巾再加上當時臺灣衫(唐裝,一般稱為「大陶衫」)的女裝,男的生角則頭戴斗笠,也是一身臺灣衫,以絃、管及打擊樂器配樂,表演時非常機動,行進時可以演,也可以定
包青天(18之8)
包青天(18之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腳色」一詞,一般也稱做「角色」:在中國古典戲劇中,它是一種相當特殊的「符號」,必須通過演員對劇中人物的詮釋,才能顯現出來;它的存在,象徵著劇中人物的類型和性質,也說明了演員所需具備的藝術造詣,及他在劇團中的地位。
包青天(18之10)
包青天(18之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的特殊風格是什麼?那就是由無數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台灣民眾,在悠長的歷史歲月中,生活際遇與思想感情的投影所凝聚出那種具有中國色彩的悲劇性格。
包青天(18之7)
包青天(18之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女角的化妝和平劇大同小異,男角則較簡化,花臉並不如平劇一般畫各式各樣的臉譜,只是象徵性的勾勒幾筆而已。像生、旦,是以俊扮來表現,淨,丑,則是以誇張的鬍子或黑痣來突顯角色的特性。
包青天(18之6)
包青天(18之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歌仔戲的服飾,也就是俗稱的行頭﹝戲服﹞,其實和平劇服比較,是沒有多大差別,而且使用上也沒有劃分得相當嚴格;自由搭配,耀眼華麗,尤其是發展完成後的戲服,基本上仍然是繼承了中國大戲的傳統。
包青天(18之13)
包青天(18之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由青燕歌仔戲團所表演的歌仔戲「包青天」。文場的樂器組合大都是自由搭配,像殼仔弦、月琴、台灣笛、二胡、三弦、洞簫、鴨母笛、揚琴等,都是在文場演出中常見的樂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