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0個藏品
徐守仁
徐守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徐守仁,曾擔任辛奇導演的副導,1958執導《心酸酸》,並與影人奇峰、秋萍、辛奇等人合組國興電影企業社,專門拍製十六米厘的兒童教育片。曾自組「德榮」影業公司,1965年獲選為「台灣日報」觀眾票選台語片十大導演之一。70年代之後進入電視台服務。
中條伸太郎
中條伸太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條伸太郎,1934年12月10日生,本名松井五三(Matsui Gozo),日本廣島人,家中從事農業。19歲時,離開廣島到東京,加入新東寶映畫株式會社工作,負責小道具,一心希望成為攝影師。
白克
白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克,1914年2月1日出生於中國廈門。1933年進入廈門大學教育系就讀。抗日戰爭期間,於西南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負責電影戲劇宣傳工作。1945年,隨第一批接收人員來台,負責接收日人留下的電影器材、設備和廠房。1956年,於台製廠完成影片《黃帝子孫》,因受到政治排擠鬥爭,離開「台灣電影攝製廠」。
吳家駿
吳家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吳家駿,1928年10月22日出生,中國上海市人。父親為導演吳文超,其弟吳家駒也是電影攝影師。
華慧英
華慧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25年11月20日出生於中國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回到寧波。父親開餐館,而母親不識字,卻能以英語與英國同事溝通,任職上海英商和記洋行,擔任女工管理工作。
李嘉
李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嘉,1923年9月23日出生,福建廈門人,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抗戰勝利之後,在廈門星系報業的星光日報,先後擔任記者、編輯與編審。1947年來到台灣省農會工作。1951年轉入農教電影公司,擔任農業紀錄片劇本的編劇。1954年農教與台灣電影公司合併改組為中央電影公司,先後任編審及製片處製作主任。
劉藝
劉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劉藝,出生於1930年2月24日山東誅城,原名劉嘉祿,初中三年級時改名劉嘉祥。1945年報名參加「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志願從軍運動,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繼續接受軍事教育,並隨同流亡學生離開大陸,於1950年元月抵達台灣,改名為劉藝。
林文錦
林文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文錦,1933年5月20日出生於台中豐原,父親任職台糖公司,母親為家庭主婦,兄弟姊妹共七人,排行第三。
魏平澳
魏平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魏平澳,1929年11月29日出生。畢業於南京戲劇專科學校,1949年來台後加入中影成為基本演員。學院系統出生的他,工作態度嚴謹,私下卻風趣,富幽默感。他學貫中西,多才多藝,能唱能演。
洪信德
洪信德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洪信德,1916年出生。早年在台語新劇團擔任編導,台語片時期先任編劇,編寫不少歌仔戲腳本,除歌仔戲外,編寫劇本還包括《台南霧夜大奇案》及「盲女」系列;之後開始導戲,作品以戲曲片、武俠片類型居多,1969年後以劍龍為藝名改拍國語片,拍攝多部武俠動作片。
張佩成
張佩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佩成,1941年1月20日出生。1964年於國立藝專(現改制為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印刷科畢業,隨即在同一年進入李翰祥主持的國聯公司擔任美術設計。三年之後,他以自身的經驗和熱情開始嘗試導演工作。第二部導演作品《淚的小花》大受歡迎,於是受到影界的重視。
張永祥
張永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永祥,1929年出生於山東煙台。1949年隨流亡學校到澎湖,1951年考上甫成立的政工幹校影劇組,畢業後進入軍中康樂隊,開始嘗試劇本寫作。以童年記憶為主題的舞台劇處女作《陋巷之春》受到觀眾歡迎,讓他信心大增。返校擔任教官後,仍持續創作舞台劇與廣播劇。
何錂明
何錂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何錂明,1924年11月23日出生於台中。兄弟五人中,排行最幼,另有三個姊姊;二哥為知名的台語片導演何基明。
陳喜樂
陳喜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喜樂,1932年11月1日生,台北市人。祖父在學堂教漢文,父親日治時代在電力公司上班,入籍日本。家中經營撞球場,為台北市延平北路一帶大戶人家。
陳玉帛
陳玉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玉帛,1926年生,台北市人,著名攝影師。家中兄弟共有八人,父親過世後,生活艱苦。1942年左右,他經由推薦進入了台灣映畫協會,跟隨日本攝影師片岡讓(Kataoka Yuzuru)學習,擔任助手職務,並且到台北工業學校夜間部上課。
陳文敏
陳文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文敏,本名陳粉,1920年出生於三重,家裡是當地的望族。她幼年時便知上進,主動要求父母讓她讀公學,之後又進漢文私塾繼續學習中國文化。
王滿嬌
王滿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王滿嬌,1943年12月2日出生於新竹。就讀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劇科二年級時,參加中國小姐選拔,因而被李行導演挖掘在《兩相好》(1962)一片中演出。也因此認識林福地導演,開始參與電影幕後工作,並演出《西門町男兒》(1963)等台語片。
宗由
宗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宗由,出生於1913年1月16日,天津市人。早年在天津創辦鸚鵡劇團,並在新華、上海聯華影業公司擔任演員,演出過該影業公司攝製之《壯志凌雲》、《春到人間》等片,1944年加入中製參加拍攝《氣壯山河》。先後還曾擔任過空軍神鷹劇團演劇隊隊長、上海救亡演劇隊第五隊導演,在重慶的話劇界擁有很高的地位。
張進德
張進德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進德,1909年10月18日生,河北省天津市人。自小愛好攝影,1928年,偶然拍攝一組國民革命軍河北總指揮白崇禧的新聞照片,受到白氏賞識,並邀請他擔任戰地攝影記者,拍了近千張的戰地新聞照片,其後又費時半年拍攝紀錄片《北伐完成記》。1929年,經演員王元龍介紹到上海的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工作。
屠忠訓
屠忠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屠忠訓,湖北孝感人。1936年9月18日生於南京,其父屠義方曾經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電影檢查處處長。東吳法律系畢業後,出任職於新聞局第二處,不久調任新聞局電影室任編導,負責編導《台灣的宗教》以及《蘇澳漁港》等數十部紀錄片。
白景瑞
白景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景瑞,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分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在大學期間認識同為話劇社的李行,兩人結為好友。
李翰祥
李翰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翰祥,1926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曾在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習油畫及在上海戲劇專科學校學戲劇電影。1948年底隻身赴港從影,於各片廠兼差打游擊,練就一身十項全能的本事,爾後於永華公司任職編劇、副導演,1954年,與姜南、古森林聯合導演電影作品《嫦娥》。
田豐
田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田豐,1928年出生於河南,本名田毓錕。學生時期,就因興趣參加了學校與當地的舞台劇演出。當時,河南的一位表演教授對他賞識有加,鼓勵他「不要侷限於舞台劇,應該多方向外發展,而且什麼角色都要能演,這才是真正的演員、真正的表演藝術家」,這番話帶給他深厚的影響。
鄭潔
鄭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鄭潔,1930年6月6日出生,河北省北京市人。祖父為富農,父親為國民小學教師兼任鄉長。 1959年,畢業於政治作戰學校第四期影劇戲後,台製廠長龍芳以軍職外調方式,將他調入台製廠擔任助理技師。第一部掌鏡作品為陳文泉導演的《樹的故事》,之後陸續拍攝了許多新聞片和紀錄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