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68365個藏品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由歐洲、北美、東亞聯合興建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是當前史上最大的地面望遠鏡,臺灣獲邀加入此陣列的建造與運轉。 這座干涉陣列由66座高精密望遠鏡組成,其高角解析力與高靈敏度已為天文學界取得許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與銀河
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與銀河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美國史密松天文台與中研院天文所合作興建的「次毫米波陣列」啟用於2003年11月,是全世界第一組次毫米波陣列。陣列座落於夏威夷毛納基峰,由8座6米電波望遠鏡組成,其中兩座由臺灣製造。
詹姆士-克拉克-麥克斯威爾望遠鏡
詹姆士-克拉克-麥克斯威爾望遠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JCMT望遠鏡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毛納基峰,擁有直徑15米的主鏡以及地球上絕佳的觀測天候條件。 天文學家可以利用掛載於JCMT上一系列先進的儀器套件觀測天體次毫米波的輻射,研究鄰近地球的彗星、太陽系中的行星與衛星、本銀河系分子雲內的恆星形成區域,一直到銀河系外的星系及高紅移的早期宇宙!
「扭結」更清楚確認行星正在何處形成
「扭結」更清楚確認行星正在何處形成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2017年時,中研院天文所湯雅雯助研究員在新生恆星御夫座AB星所在的稠密氣體塵埃盤中,首度窺見到顯著的旋臂特徵,認為那可能就是行星正在形成的位置。2020年,新生行星正在誕生中的(可能)直接證據,由歐南天文台「甚大望遠鏡」公佈,確認三年前的預測無誤,也更清晰呈現行星形成的細膩樣貌!
格陵蘭望遠鏡
格陵蘭望遠鏡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由臺灣主導,在中研院天文所與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天文團隊的聯手合作下,克服北極酷寒冰雪及永夜永晝等挑戰,於2017年成功架設望遠鏡於格陵蘭,與SMA和ALMA等次毫米波天線同
施巴自然百科 Thesaurus rerum naturalium
施巴自然百科 Thesaurus rerum naturalium
Royal Botanic Garden of Madrid
第一卷,第44頁,圖版XXVIII
百科全書 encyclopédique et méthodique
百科全書 encyclopédique et méthodique
Royal Botanic Garden of Madrid
植物學部分,由波伊列Poiret接續撰寫,第五卷、第3-6頁
Proposal to conserve 90 additional generic names
Proposal to conserve 90 additional generic names
Royal Botanic Garden of Madrid
於1930年在劍橋舉辦的國際植物學大會中提出之命名修正案
植物圖譜 Tableau du règne vegetal
植物圖譜 Tableau du règne vegetal
Royal Botanic Garden of Madrid
第三卷、第547-550頁
構樹圖板_Traité des arbres et arbustes
構樹圖板_Traité des arbres et arbustes
Biblioteca Digital del Real Jardin Botanico de Madrid
第2卷、圖版7
A revision of the sandborers (Genus Sillago) of Taiwan
A revision of the sandborers (Genus Sillago) of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
A review of the Myripristin fishes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A review of the Myripristin fishes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