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4345個藏品
硬布繡花綠套頭飾
硬布繡花綠套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硬布繡花綠套頭飾一對,黑布上繡花綠色花,並以綠色繡線縫布邊,連接前後二面成一片,正面中央有一細珠串綴之六瓣花朵,花心為一大塑膠粒,兩片綠套有一角縫合相連,上並有黑色係條布供繫縛,老年婦女在腦後梳一個髻,近似長方形,套上髮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別子,上方插一支梅花,中部再插一支,然後圍上衣條長五尺的黑
接袖衫(卷袖衫、A套)
接袖衫(卷袖衫、A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長袖挖襟杉,衣長,胸,腰,臂圍寬闊,下衣沿稍微弧形外展,在袖口反面有一圈寬約4.5cm的碎花布邊,正面為黑色苧布,可反摺;袖口綴接兩塊拼成長方形的三角形同色布,中式紐攀,領前二粒,腰間每隔一段距離,距離三粒,共六粒;領口內沿整件衣服式樣和清代流行的“大夫杉”相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長,稱“接
木梳
木梳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排灣族的雕刻十分聞名,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人像是為紀念祖先所刻;百步蛇為貴族的祖先,故蛇紋則兼具宗教信仰及社會意義。另尚有幾何形紋十餘種,如平行線、菱形、迴紋、環紋等。
火藥罐
火藥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火藥罐(筒),主要是用來攜帶與放置火槍使用的火藥用具,可防止火藥受外界環境影響,受潮或燃燒。排灣族的火藥罐如同其他原住民族多以牛角、獸骨或木頭仿獸角形式刻削而成,早期形式類似漢人,呈彎角錐狀,可立於平面,上尖端有一塞蓋可防露出或受潮,器身有菱形、蛇形紋飾與漆飾。
祈禱箱
祈禱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件的圖案較亂。正面下緣是蛇背文,其上為八個並列人頭。再上,中央有一蜷蛇文,其左旁有一人像,右手持刀,左手高舉一人頭,人頭下有二支獵槍,蛇文、人像、獵槍之間的空間又塞有二個人頭。蜷蛇文右方是二並立人像與二並立半身人像連在一起;其最右邊的人像,右手持刀,刀邊空隙刻有獵槍一支。
頭飾
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飾物。泰雅語:Pga(女性飾品)此物件由貝殼、三種不同顏色的琉璃珠、及苧麻所組成。主要是做為頭飾之用。此物品平時不隨意穿帶,於歲時祭儀、特別於新年祭Smatu/Smyatu時才穿戴。(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臂釧
臂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性飾品)此物件為貝殼、琉璃珠、苧麻及黃藤所組成。以藤皮為主體,再將貝殼、琉璃珠經過細幟的串穿,製成精緻的臂釧,即便是現在的裝飾品,也難以比擬。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博物館補充說明:
刀與鞘
刀與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鞘面是以銅片整個釘上,銅片上有15個浮突的人頭像並排。人像上下為二排花紋,在鞘面尖頂也有銅片貼釘在木鞘上,也有二人頭像。鞘背浮彫三對人像,一對人像是臉向前,互相手拉手。第二對人像擁抱。第三對人像為一人揹一人,在被揹之人像股下有一浮彫人頭像。再沿著刀鞘向尖端,有三人頭像。
貝珠串腕飾
貝珠串腕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物件為貝珠、貝板、藍與紅兩種琉璃珠,串於苧麻絲上,做為手腕上的裝飾,是一項極為華麗的作品。(男女通用飾品)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4):
額飾
額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Pga女性飾品。 此物件以獸骨片(?貝片)搭配苧麻線組合而成,是戴於頭上的飾品。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共有貝片11塊 《南澳的泰雅人》(1964: 330-332):
臂釧
臂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Mayun(大貝殼)此物件是男性繫於頸部的裝飾,也可做為盛裝上配帶的飾品(如貝珠衣上的裝飾)。 此物件由貝殼、琉璃珠、苧麻與銅鈕所組成。其中貝殼、琉璃珠與銅鈕均來自與其他族群交換而來,主要應為噶瑪蘭族人。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子彈帶
子彈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Habu´q -Bali/Tutu 此物件由黃藤編織而成,主要做放製槍彈之用。 由劉銘傳的奏摺來看,1890年後大部分泰雅族人尚無火槍,學者研究可能在1895年清兵潰敗離台之際,官方兵器無人看管,火槍才漸漸透過各種交換的方式,進入族人之手。
赫哲族男用魚皮衣-上衣
赫哲族男用魚皮衣-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魚皮衣是很古老的技藝,山海經(戰國初期)曾有記載,Schlegel曾考證過。赫哲族是現今僅少還會此技藝的族群。凌純聲所長1930年代調查期間(1934:71)魚皮衣已不多見。
赫哲族男用魚皮衣-長褲
赫哲族男用魚皮衣-長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魚皮衣是很古老的技藝,山海經(戰國初期)曾有記載,Schlegel曾考證過。赫哲族是現今僅少還會此技藝的族群。凌純聲所長1930年代調查期間(1934:71)魚皮衣已不多見。
圓木盒
圓木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器形為一平口、大腹、無頸之圓形壺,平底,有蓋,蓋上有鈕蒂。全體呈黝黑色,由整段木塊雕成,壺面似曾塗以深色顏料。
豬牙臂釧
豬牙臂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性裝飾。 泰雅語:賽考列克Wakiy´c Biyok(山豬獠牙)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6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8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8孔。塤是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塤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為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音色古樸渾厚,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

頁面